母乳喂养可降低儿童糖尿病风险 3病因需重视
很多人认为,糖尿病只有中老年人才易患,一旦患上就要终身治疗,而且容易引起失明、肾衰等并发症。殊不知,青少年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10岁至15周岁更是儿童糖尿病高发年龄,还有不少小宝宝从出生就患上这种疾病。那么儿童应该如何预防糖尿病呢?
母乳喂养可降低儿童糖尿病风险
目前,人类尚无有效预防1型糖尿病的方法。挪威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持续一年多的母乳喂养可降低有遗传倾向的儿童从胰岛自身免疫向1型糖尿病进展的风险。
研究者及其同事对2001~2007年间的近50000例新生儿进行了筛查,从中入选908例高危HLA基因型有1型糖尿病遗传倾向者。起初每隔三个月后来每隔一年采集其血样并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共计平均随访达7.7年。结果发现,随访期间,共计7.7%的受试者存在胰岛自身免疫,3.4%罹患1型糖尿病。进一步分析发现,罹患及未罹患1型糖尿病者的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并无明显差异。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与胰岛自身免疫风险之间也无显著相关性。
但是,对726例饮食数据可用的婴儿之分析发现,母乳喂养持续时间≥12个月可降低1型糖尿病风险;校正一级亲属患有糖尿病等因素后仍是如此(HR=0.37)。此外,母乳喂养持续时间≥12个月还可降低胰岛自身免疫向1型糖尿病进展的风险(HR=0.35)。
鉴于研究中受试者数量较少,故不能排除该研究结果为偶然的可能性。此外,该研究为观察性研究,难以得出母乳喂养对1型糖尿病风险影响的确切结论。鉴于伦理方面的原因,很难开展这方面的随机对照试验。
3种致病因素需远离
遗传因素:糖尿病病人的发病往往与自身的糖尿病家族史有关,往往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糖尿病发病率要比常人高的多。
肥胖:现在很多儿童的饮食中含有高脂肪、高热能的成分大增。直接导致身体脂肪的大量堆积。这也是糖尿病发病率上升的首要因素。
缺少一定的锻炼:现在儿童的户外活动以及锻炼都非常的少,适当的锻炼与运动不仅可以起到减肥的作用,还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因为运动可以消耗糖,不仅可以使血糖降低还可以利于胰岛素受体的增加。
子女一旦患上糖尿病,有些家长在绝望中对孩子放任自流;也有人惊慌失措,带孩子跑遍全国,以求得根治糖尿病的良方,结果使患儿既得不到及时正确治疗,又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实际上,糖尿病学生不但能够上学,而且应鼓励他们上学,并为他们正常读书提供有利条件。
(责任编辑:潘玮璐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促甲状腺激素偏高是怎么回事
2024-10-22孕妇血糖高应如何应对?
2024-10-22代谢综合征的患病原因有哪些
2024-10-22哪些糖尿病患者需强化血糖监测?
2024-10-22内分泌不好通常有哪些症状表现
2024-10-2242 天女宝宝的正常身高范围是多少
2024-10-22葡萄糖酸钙的正常用量是多少?
2024-10-22女性是否都会经历更年期?
2024-10-22
热门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与生活调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吗
2024-10-24糖尿病I型与二型:深入解析两者的区别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脚足病早期信号
2024-10-24糖尿病ICD10编码全解析及应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脚肿了怎么办才能消肿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