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肾病科 > 正文

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2025-02-27 13:50:24      家庭医生在线

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标准主要基于血清肌酐、尿量变化、危险因素、肾损伤标志物以及影像学检查等方面。

1. 血清肌酐:在48小时内血清肌酐升高绝对值≥0.3mg/dL(26.5μmol/L);或在7天内血清肌酐增至基线值的1.5倍及以上。血清肌酐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常用指标,当肾脏受到损伤时,其排泄肌酐的能力下降,导致血清肌酐水平升高。

2. 尿量变化:在6小时内尿量少于0.5ml/(kg·h),且持续时间超过6小时。尿量的减少可能是由于肾脏灌注不足、肾小管损伤等原因导致肾脏生成尿液的功能障碍。

3. 危险因素:存在导致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如严重感染、创伤、大手术、低血压、肾毒性药物使用等。这些因素可通过不同机制影响肾脏的血液灌注、肾小管功能或肾小球滤过功能,从而增加急性肾损伤的发生风险。

4. 肾损伤标志物:检测到一些特定的肾损伤标志物升高,如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 - 1(KIM - 1)等。这些标志物在肾脏早期损伤时即可升高,有助于早期诊断急性肾损伤。

5. 影像学检查: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肾脏大小、形态及结构的改变,如肾脏肿大、肾皮质回声增强等,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同时,还可排除泌尿系统梗阻等其他导致肾功能异常的原因。

急性肾损伤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血清肌酐、尿量变化、危险因素、肾损伤标志物以及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因素。早期准确诊断对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如果怀疑有急性肾损伤,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评估和诊断。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