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肾病科 > 正文

尿常规能否检查出肾病?

2025-02-23 14:47:12      家庭医生在线

尿常规能为肾病诊断提供重要线索,但不能单纯依靠它确诊肾病,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尿比重、酸碱度等指标可辅助判断。

1. 尿蛋白:正常尿液中蛋白含量极少,若尿常规检查显示尿蛋白呈阳性,可能提示肾脏滤过功能受损。如肾小球肾炎,炎症会破坏肾小球的滤过屏障,使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长期大量蛋白尿还可能导致低蛋白血症,引发水肿等症状。

2. 红细胞:尿液中出现红细胞可能是肾脏疾病的表现。如IgA肾病,常以肉眼或镜下血尿为首发症状。泌尿系统结石也可能损伤肾脏或尿路黏膜,导致红细胞进入尿液,但此时一般还会伴有肾绞痛等症状。

3. 白细胞:尿液中白细胞增多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肾盂肾炎是常见的累及肾脏的感染性疾病。细菌感染肾盂黏膜,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白细胞渗出到尿液中。患者可能出现发热、腰痛等症状。

4. 尿比重:尿比重反映尿液的浓缩和稀释功能。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脏浓缩和稀释功能逐渐减退,尿比重会出现异常。早期可能表现为夜尿增多,尿比重降低且固定在较低水平。

5. 酸碱度:尿液酸碱度的改变可能与某些肾脏疾病有关。肾小管酸中毒患者,由于肾小管功能障碍,不能正常调节尿液的酸碱度,可出现尿液pH值异常升高。

尿常规检查中的各项指标能反映肾脏的一些功能和病理状态,但肾病的诊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其他检查,如肾功能检查、肾脏超声、肾穿刺活检等,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如果尿常规检查结果异常,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肾内科进一步检查。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