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伤的诊断和病情分度
冻伤的诊断:冻伤是冬季最为常见的病症,当人体的体温长时间的处于低温的时候就会发生冻伤的情况。冻伤处局部皮肤苍白冰冷、疼痛和麻木。根据损害程度临床分为四度,第一、二度主要为组织血循环障碍,第三、四度有不同深度的组织坏死。
一度:皮肤浅层冻伤。初起皮肤苍白、继为蓝紫色,以后有红肿、发痒、刺痛和感觉异常。
二度:为皮肤全层冻伤。除红肿外,出现水疱,疱破后易感染。如无感染,经2~3周后水流干枯成痂。
三度:冻伤累及皮肤全层和皮下组织。皮肤由苍白色渐变为蓝色,转而为黑色,感觉消失。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易继发感染。愈合后可留疤痕,并可影响功能。
四度: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骼均被冻伤。冻伤部位呈暗灰色,边缘可有水肿和水疱,感觉和运动完全丧失。2~3周后坏死组织分界清晰,形成干性坏疽,有水肿和继发感染转为湿性坏疽。常后遗有伤残和功能障碍。少数可并发肺炎、心包炎等感染。
冻僵多发生于在寒冷环境中逗留和工作时间过久,而其保暖御寒措施不足,陷埋于积雪或浸没于冰水等情况时也可发生。冻伤可发生在气温不太低,甚至在0℃ 以上,常由于穿着过紧或潮湿的鞋靴引起。老人、婴儿、体质极度衰弱者和慢性心血管病,前脑垂体和甲状腺机能减退、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偶尔在温度过低的室内亦可发生冻僵和冻伤。饥饿、疲劳、酒后等更易诱发本病。
冻僵是寒冷刺激脑前视区的皮温和深温受体,通过肾上腺素能交感神经使体表血管收缩以保持体温,同时通过运动神经增加肌肉张力和抖动来产生热量。但是所增加的热量都是有限的,仅比安静状态时增加40%~60%。寒冷使氧耗量和心搏出量增加,在5℃的环境中,氧耗量约增加3倍,心输出量增加95%。寒冷影响意识和思维活动,降低对外界的反应性和工作能力。当寒冷继续存在,使体温下降到35℃以下称低温。低温影响脑和心脏功能,并妨碍葡萄糖等能量代谢。体温在26~33℃时,寒冷直接作用于心肌、使心跳减慢和心律失常;17~26℃时,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增高,氧释放减少,使组织缺氧;12℃时,细胞膜钠通道阻断,钠离子不能进入细胞内,使肌纤维无应激反应,并出现感觉和运动神经麻痹,周围血管扩张而导致失热,进一步引起体温下降。倘若低温为时较短,体温回升时神经和肌肉的功能可以恢复。如果低温持续数小时,神经和肌肉发生退行性变,即使体温恢复正常,其功能亦难以恢复。冻僵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解冻后血管腔内易形成血栓和引起组织缺血性坏死。
冻伤的诊断:冻伤是局部温度过低,致使局部血管先收缩、后扩张,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出,组织水肿,血管内血液浓缩和血管壁损害,形成血栓以致引起组织坏死。病变可仅限于皮肤或累及深部组织,包括肌肉和骨骼。
(责任编辑:杨绮琴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手指长湿疹如何治疗
2025-05-07腿上有湿疹应该怎么办
2025-05-07湿疹会越抓越多吗
2025-05-07身上为什么会出现湿疹
2025-05-07湿疹的症状及治疗
2025-05-075个妙招,轻松搞定顽固痘印!
2025-05-06空气污染会加重脸部下垂,如何防护提升
2025-05-06可穿戴设备监测指甲发黄问题早发现!
2025-05-06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前沿研究:基因编辑在白斑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2025-05-01掌握6大征兆,应对银屑病患者心理压力
2025-04-16和白斑病说再见!儿童白斑病的防治秘籍
2025-04-16摆脱白斑病困扰,做好这几点预防措施
2025-04-01中医教你如何通过体质辨识应对身上白点
2025-04-01职场人士需警惕!这些习惯可能导致白斑病
2025-04-01震惊!5大因素竟会引发白斑病,你知道几个
2025-03-21身上有白点,心理压力大怎么调节
202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