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伤的症状体征
多发生于末梢血循环较差的部位和暴露部位,如手足、鼻、耳廓、面颊等处。患部皮肤苍白、冰冷、疼痛和麻木,复温后局部表现和烧伤相似,但局部肿胀一般并不明显。按其损伤深度和严重程度可分为四度。
一度冻伤:为皮肤浅层冻伤。局部皮肤初为苍白色,渐转为蓝紫色,继之出现红肿、发痒、刺痛和感觉异常,无水疱形成。约1周后,症状消失,表皮逐渐脱落,愈后不遗留瘢痕。
二度冻伤:为全层皮肤冻伤。局部皮肤红肿、发痒、灼痛,可于24~48h内出现水疱,如无继发感染,经2~3周,水疱干涸,形成黑色干痂,脱落后创面有角化不全的新生上皮覆盖,局部可能有持久的僵硬和痛感,但不遗留瘢痕和发生痉挛。
三度冻伤:皮肤全层及皮下组织被冻伤。皮肤由苍白逐渐变为蓝色,再转为黑色。皮肤感觉消失,冻伤周围组织出现水肿和水疱,并伴较剧烈的疼痛和灼痒。坏死组织脱落后留有创面,易继发感染。愈合缓慢,愈后遗留瘢痕,并可影响功能。
四度冻伤: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骼都被冻伤。伤部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消失。患处呈暗灰色,与健康组织交界处可出现水肿和水疱。2~3周内有明显的坏死分界线出现,一般为干性坏疽,但有时由于静脉血栓形成,周围组织水肿以及继发感染,形成湿性坏疽。往往留下伤残和功能障碍。
某些冻伤患者可发生并发症,最常见的为局部创面坏死组织的继发感染,如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急性蜂窝织炎、丹毒等。较严重的则有破伤风、气性坏疽和败血症,此外,尚有少数并发肝炎、心包炎、肾盂肾炎和关节炎等。
当人体在极低温度环境下过度停留,可导致全身冻伤,此情况称为冻僵,罕见。早期精神兴奋,外周血管收缩,血压上升,皮肤苍白冰冷,心率加快,伴寒战。当体温降至35℃以下时,各种生理功能由兴奋转为抑制;
体温降至32℃以下时,患者表情淡漠,精神错乱,呼吸、心率均减慢,肌肉强直;当体温降至29℃以下时,反应迟钝甚至昏迷,血压下降;当体温降至26℃以下时,可发生心室颤动,最后心跳、呼吸停止。
(责任编辑:家医编辑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手指长湿疹如何治疗
2025-05-07腿上有湿疹应该怎么办
2025-05-07湿疹会越抓越多吗
2025-05-07身上为什么会出现湿疹
2025-05-07湿疹的症状及治疗
2025-05-075个妙招,轻松搞定顽固痘印!
2025-05-06空气污染会加重脸部下垂,如何防护提升
2025-05-06可穿戴设备监测指甲发黄问题早发现!
2025-05-06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前沿研究:基因编辑在白斑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2025-05-01掌握6大征兆,应对银屑病患者心理压力
2025-04-16和白斑病说再见!儿童白斑病的防治秘籍
2025-04-16摆脱白斑病困扰,做好这几点预防措施
2025-04-01中医教你如何通过体质辨识应对身上白点
2025-04-01职场人士需警惕!这些习惯可能导致白斑病
2025-04-01震惊!5大因素竟会引发白斑病,你知道几个
2025-03-21身上有白点,心理压力大怎么调节
202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