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痣的鉴别诊断介绍
色素痣是由痣细胞组成的良性新生物,又名痣细胞痣、细胞痣、黑素细胞痣、痣。本病常见,几乎每人都有,从婴儿期到年老者都可以发生,随年龄增长数目增加,往往青春发育期明显增多。女性的痣趋向比男性更多,白人的痣比黑人更多。偶见于黏膜表面。临床表现有多种类型。颜色多呈深褐或墨黑色,少数没有颜色的无色痣。
黑痣的鉴别诊断:
(一)与皮肤恶性肿瘤的鉴别:
1.原位癌。1912年由鲍温(Bowen)氏首先报道,故又称鲍温氏病。是一种皮内鳞状细胞癌,属角化不良的癌前病变。临床表现:皮损初为浅褐色小斑片,以后逐渐长大,相互融合呈斑块状,常有灰黄或黑褐色厚痂,或表浅糜烂形成溃疡。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本病全身均可发生。组织病理:表皮角质增厚和角化不全,棘细胞增生,有大小形态不等异型细胞,胞核较大,染色不均,称为鲍温氏小体。
2.基底细胞癌又称基底细胞上皮瘤。是基底细胞恶性增殖所致,可能与日光及离子辐射损伤有关。临床表现:初为豆粒至扁豆大坚硬结节,表面有暗灰或黄褐色痂皮,癌组织潜伏其下。皮损继续发展形成溃疡,其特征是中央稍凹陷,周边略隆起呈堤状。指盖到硬币大小。多见于老年人,面部、鼻周围、眼眶周围多见。病程缓慢,一般不发生转移。组织病理:肿瘤来自基底细胞呈栅栏状排列,肿瘤与基质之间存有裂隙。
3.鳞状细胞癌又称棘细胞癌或表皮样癌。常在放射治疗、梅毒、慢性溃疡、烧伤瘢痕、日光性角化病、皮角及肉芽肿等皮肤损害基础上发生。临床表现:初为豆粒大坚硬结节,多呈红色,表面粗糙,典型的呈烂菜花状,破溃后形成溃疡,有恶臭。多见于50岁以上的男性。好发于头、面和颈部,易发生转移。组织病理:癌组织呈团块状或条索状,浸润真皮甚至皮下。
(责任编辑:徐蓓蓓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白癜风医学定义
2025-05-08白癜风早期症状
2025-05-08白癜风的表现有什么
2025-05-08白癜风遗不遗传
2025-05-08白癜风不能吃什么
2025-05-08老年头顶脱发康复秘籍大公开
2025-05-073种有效去除脸上色素沉淀的方法,你知
2025-05-07社群互助:分享耳垂长痘的治疗经验!
2025-05-07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前沿研究:基因编辑在白斑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2025-05-01掌握6大征兆,应对银屑病患者心理压力
2025-04-16和白斑病说再见!儿童白斑病的防治秘籍
2025-04-16摆脱白斑病困扰,做好这几点预防措施
2025-04-01中医教你如何通过体质辨识应对身上白点
2025-04-01职场人士需警惕!这些习惯可能导致白斑病
2025-04-01震惊!5大因素竟会引发白斑病,你知道几个
2025-03-21身上有白点,心理压力大怎么调节
202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