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新闻-产经 > 医院动态 > 正文

五院技术 | 血管坚如“磐石”,怎么破?毫米导丝打开“心”通道

2025-05-16 11:30:23      

胸闷、胸痛?警惕这个不易察觉的冠心病——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TO)。这种因血管逐渐狭窄至完全闭塞、且病程超过3个月的病变,常伴随严重钙化与复杂解剖结构,这被公认为冠脉介入领域的"技术高地"。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心血管内科李龙虎主任团队以精湛技艺,连续攻克两例"石样血管"CTO病例,为患者“打开”生命通道。

心脏3条主要血管堵塞严重,医生“换着法子”疏通

56岁的董阿姨有十多年高血压病史,近半年频繁出现胸痛,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心脏有三根主要血管存在严重问题:前降支CTO伴中重度钙化、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由于手术难度和风险极高,当地医院建议转诊广州治疗。

经多方打听推荐,董阿姨最终选择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心血管内科,找到经验丰富的李龙虎主任团队。面对这台"教科书级"复杂病例,李主任制定了分步治疗策略:先集中攻坚最复杂的前降支闭塞和回旋支狭窄,待病情稳定后再处理右冠问题。手术当天,面对坚硬如石的前降支病变,李主任凭借丰富经验,通过精细操作成功打通闭塞段并植入支架;对回旋支则采用药物球囊扩张术,既解除了狭窄又避免了额外支架植入。择期,李主任团队顺利地“打通”了董阿姨的右冠状动脉,最终实现血管完美重建。

 

40分钟解决两年前完不成的难题,真“开心”

两年前,80岁的莫阿姨在广州某三甲医院被确诊为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TO)。当时虽尝试进行介入治疗开通血管,但因病变复杂未能成功。此后两年间,胸闷症状反复发作,经多方咨询和病友推荐,患者最终选择向李龙虎主任寻求进一步诊疗。

李主任通过系统回顾患者两年前的冠脉造影影像资料发现,其前降支CTO病变位于心脏最重要的供血血管,且具有闭塞段冗长伴严重钙化的特征,属于CTO病变中极具挑战性的复杂类型。尽管开通该血管可显著改善心肌供血及心脏功能,但考虑到钙化病灶导致的"石样"管腔结构,以及既往介入失败的病史,再次手术面临导丝通过困难、支架置入受阻及假腔形成风险高等多重技术难题,手术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在充分沟通手术风险与获益后,患者及家属非常信任李主任,坚定选择再次尝试介入治疗。术前李主任一丝不苟,带领团队全面复盘患者既往影像学资料,结合冠脉钙化积分等检查完善术前评估,3月27日,李主任为患者进行了手术,术中经过不同软硬导丝的反复调整应用,历经40分钟的努力,导丝最终通过闭塞的血管,成功到达血管远段真腔,再经微小球囊等多种球囊的扩张和修饰,最后顺利植入支架1枚,术后第二天,莫阿姨便康复出院,术后再无胸闷发作。

术后家属感慨道:“本以为这根血管永远开通不了了,抱着侥幸的心理来广医五院就诊,结果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收获,非常感谢广医五院,感谢李龙虎主任。”李主任指出,CTO本质上是一个慢性渐进性病理过程,其病理基础在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逐渐累积,导致血管腔进行性狭窄,最终发展为完全闭塞。“

许多患者延误至病变晚期才就诊,此时不仅手术风险陡增、操作难度加大,即使成功开通血管,心肌已存在不可逆损伤。”他强调,早期控制血管硬化危险因素(如戒烟、控制体重、管理血压血糖血脂等),并在出现心绞痛症状时及时就医干预至关重要。

针对CTO手术的特殊性,李主任解释,相较于常规冠状动脉手术,CTO病变因血管结构复杂,术中易出现导丝进入假腔、穿透血管壁等情况,可能导致冠状动脉破裂或形成夹层,甚至引发急性心包填塞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这对术者的冠脉介入经验提出很高要求。近年来,从外地转诊至广医五院心血管内科的CTO患者显著增加,"手术团队始终以如履薄冰的态度对待每台手术,而不断积累的成功案例,正是我们守护患者生命健康的有力证明。"

随着广医五院心血管内科在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不断拓展及积累,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慢性闭塞病变、钙化病变等复杂冠状手术的介入治疗已成为介入团队的常规工作。作为黄埔区首家国家认证的胸痛中心,我们始终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钻研求新,将前沿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医疗服务带给每一位患者,守护广州东部及粤港澳大湾区百姓的心血管健康。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来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