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新闻-产经 > 医院动态 > 正文

警惕!家长误以为是感冒,可能快速进展为哮喘!

2025-05-14 10:35:00      

换季总揉眼、打喷嚏?别忽视过敏的“连锁反应”

许多家长将孩子换季时的揉眼、打喷嚏视为“小毛病”,却未意识到过敏症状可能逐步升级,甚至诱发哮喘。

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呼吸过敏学组针对全球过敏性疾病患病情况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过敏性哮喘(AA)患者约3亿,过敏性鼻炎(AR))患者约4亿,食物过敏症患者约2~2.5亿。过敏性疾病已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是WHO定义的全球第6大慢性疾病。

过敏性疾病的自然病程:

婴幼儿期(湿疹/食物过敏)→ 学龄期(鼻炎)→ 青春期(哮喘),影响可能伴随终生。

引起宝宝过敏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过敏性疾病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不要有皮肤问题就只关注皮肤,有消化道问题就只关注消化道,家长一定要整体看待过敏性疾病,予以重视,了解过敏原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就像给孩子装上“GPS”,精准避开过敏“雷区”。

揪出过敏元凶:检验科的两大“侦察武器”

01吸入物/食入物变应原测定(IgE)——锁定“急性过敏”真凶

-检测对象:吸入性过敏原(尘螨、花粉等)、食物过敏原(如牛奶、鸡蛋等)。

-检测原理:致敏原一般为蛋白质或糖蛋白,对大部分人无害,但过敏患者的免疫系统却会将之误认为有害物质。

-临床意义:直接关联哮喘、过敏性鼻炎等速发型过敏反应,助力精准规避致敏物质。

02食入物变应原筛查(IgG)——追踪“慢性过敏”隐患

-检测对象:食物不耐受(如鸡蛋、牛肉、虾、小麦、大豆等)。

-检测原理:如果不能耐受/消化某些食物,食物便不能完全溶解并以有害微粒的形式进入血液,免疫系统便会识别为病毒或细菌,产生过度的免疫反应。食物不耐受导致的免疫反应比较缓慢,未经检测则难以得悉及诊断诱因。

-临床意义:辅助排查迟发型过敏反应,可根据食物特异性IgG结果进行忌口有时能改善患者症状。

划重点:

我院检验科已开展:食入物变应原筛查IgG,食入物变应原筛查IgE,吸入物变应原IgE测定,为儿童提供过敏“精准导航”。

检查开立方法:挂任意儿科医生号可开。

检查方法:医生开立医嘱后到护士站抽血检查(2~4ml左右)。

家长必知:过敏防治“三步走”

1。早筛查:出现鼻炎、湿疹等症状,及时进行过敏原检测。

2。早干预:根据检测结果制定饮食/环境控制方案。

3。早治疗:中重度过敏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开展脱敏治疗。

温馨提示

夏季过敏高发,若孩子出现反复鼻塞、喘息、皮疹等症状,请尽早至我院进行过敏原检测,避免过敏进程升级!

科学防控过敏,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来源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