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新闻-产经 > 医院动态 > 正文

生死时速显仁术、争分夺秒护生机——我院成功抢救一名校园内心跳骤停的学生

2025-05-13 10:23:11      

近日,我市某中学校园内如往常一样安静祥和,正值中午12时许,学生们井然有序地在食堂排队打饭,突然,人群中一名学生突感胸闷不适,很快出现意识丧失倒地,伴一过性四肢抽搐,校医赶到现场时发现患者已无自主心跳,情况万分危急,立刻开始进行心脏按压并安排人员拨打120。我院急诊科医护接到救护电话后,迅速出车,于12:13左右到达现场,急诊科陈希桐医生查看患者意识丧失,无自主心跳,大动脉无搏动,终末呼吸,立即予心肺复苏,护士接心电图监护示心室颤动,医护现场予电除颤2次,上心肺复苏仪,并及时予气管插管并接机械通气,开放静脉通路,肾上腺素静注等抢救。随即救护车紧急转运至我院进一步抢救,同时医护院前抢救措施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约12:28分,患者恢复自主心律!这一消息让现场的医护人员和陪同的老师同学都不禁松了一口气,但抢救工作并未就此结束。

到达我院急诊抢救室后,患者继续接受机械辅助呼吸。医护人员随即进行纠酸、镇静等处理,并迅速完善相关检查。经过综合评估,患者初步诊断为“心搏骤停综合征”,随后被收入ICU进行进一步的精心治疗,情况稍稳定后患者又转至上级医院进行治疗与康复。经过多方20天的生命接力赛,现患者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各项指标趋于正常。最终,患者康复出院,重新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

这次惊心动魄的抢救行动,充分展现了校园应急处理的迅速反应,以及我院急诊、ICU等多科室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团结协作精神。他们用精湛的医术和不懈的努力,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生命抢救的赞歌。同时,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让更多人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够及时伸出援手,为生命争取更多的宝贵时间。

未来我院将继续秉承救死扶伤、生命至上的不变信念,以及公立医院的社会公益性,深入各单位、企业、校园等,广泛开展院前急救科普工作,为生命争取宝贵的“生存窗口”。


图为家属送来锦旗感谢急诊科医护人员。

科普小知识

生命时速的突破,“生存黄金窗口”

潮州市中心医院“移动抢救单元”院前急救体系为生命保驾护航

在我国,院前心跳骤停抢救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全国平均抢救成功率仅约1.2%,这一数据背后,是每分钟都在流逝的生命希望。当心脏骤停发生时,大脑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极限仅有4分钟,每延迟1分钟抢救,生存率便下降7%-10%。而在导致心跳骤停的致命性心律失常中,心室颤动占比高达70%,此时,黄金4分钟内的电除颤成为逆转命运的关键按钮。当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及时就位,抢救成功率可提升2-3倍;即便设备暂缺,持续有效的心肺复苏(CPR)配合专业呼救,也能为生命争取宝贵的“生存窗口”。

我院自两年前启动“急救前移”战略以来,正以系统性革新改写抢救规则,锻造“行走的抢救室”的技术与设备双升级,全员硬核技能培训,人人能熟练实施“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呼吸机联动”的无缝衔接抢救链。同时不断地提升设备,院外心跳骤停的成功率明显提升,过去一年成功抢救多名院前心跳骤停的患者,经统计结果明显高于全国心肺复苏成功的平均水平。接下来,我院将进一步优化流程,提升整个院前抢救水平,为潮州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来源潮州市中心医院)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