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肛肠 > 正文

别人大便正常,你却棕红色 原因在这里!

2025-03-14 17:08:00      家庭医生在线

大便呈现棕红色可能由食物因素、药物因素、痔疮、肛裂、肠道炎症等引起。

1. 食物因素:食用大量含红色素的食物,如红心火龙果、甜菜根等,其中的天然色素无法被人体完全吸收和分解,就会随大便排出,导致大便呈现棕红色。一般停止食用相关食物后,1 - 2天大便颜色可恢复正常。

2. 药物因素:服用某些药物也可能导致大便颜色改变。比如铁剂,常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其在胃肠道内可能与硫化氢结合,形成黑色或棕红色的硫化铁,使大便变色;铋剂,常用于胃黏膜保护,服用后大便可呈黑褐色或棕红色;还有一些含有红色素的中成药,也可能引起大便颜色变化。通常在停药后,大便颜色会逐渐恢复正常。

3. 痔疮:痔疮是常见的肛肠疾病,当内痔或混合痔发生便血时,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短,排出的大便可能呈现棕红色。这是因为排便时,粪便擦破隆起的曲张静脉,或排便用力使血管内压力增高、破裂出血。患者可能还会伴有肛门肿物脱出、疼痛等症状。

4. 肛裂:肛裂是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形成的小溃疡,排便时,干结的粪便会刺激肛裂创面,导致出血。血液一般为鲜红色,但如果在肠道内停留一段时间,也可能使大便呈现棕红色。患者常有排便时疼痛剧烈,便后疼痛可缓解一段时间,随后又出现持续性疼痛的特点。

5. 肠道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肠道黏膜在炎症的刺激下会出现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等情况。血液与大便混合后,可使大便呈现棕红色。患者还可能伴有腹痛、腹泻、黏液便等症状。

大便出现棕红色的原因较为多样,可能是食物或药物等非疾病因素导致的生理性变化,也可能是痔疮、肛裂、肠道炎症等疾病引起的病理性改变。如果发现大便颜色异常,且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消化内科或肛肠外科就诊,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