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呼吸频道 > 正文

治疗流感可以用什么药?

2025-03-07 12:17:13      家庭医生在线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治疗流感的药物有抗病毒药物、解热镇痛药物、止咳祛痰药物、缓解鼻黏膜充血药物、抗组胺药物等。

1. 抗病毒药物:流感是病毒感染所致,抗病毒治疗很关键。常用的有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奥司他韦能抑制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活性,阻止病毒颗粒释放,减少病毒的传播。扎那米韦通过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和释放,从而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帕拉米韦是一种新型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具有起效快、疗效好等特点。

2. 解热镇痛药物:流感常伴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可使用解热镇痛药物缓解。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PGE1)的合成及释放,而产生周围血管扩张,引起出汗以达到解热作用,同时能抑制PGE1、缓激肽和组胺等的作用,提高痛阈而产生镇痛效果。布洛芬具有抗炎、解热、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通过对环氧酶(COX)的抑制而减少前列腺素合成,由此减轻因前列腺素引起的组织充血、肿胀,降低周围神经痛觉的敏感性。阿司匹林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及其他能使痛觉对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敏感的物质(如缓激肽、组胺)的合成,属于外周性镇痛药。

3. 止咳祛痰药物:当流感患者咳嗽、咳痰症状明显时,可选用此类药物。比如氨溴索、溴己新、乙酰半胱氨酸等。氨溴索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溴己新可直接作用于支气管腺体,促使黏液分泌细胞的溶酶体释出,使痰中的黏的糖纤维分化裂解;还可抑制黏液腺和杯状细胞中酸性糖蛋白的合成,使之分泌黏滞性较低的小分子糖蛋白,从而使痰液的黏稠度降低,易于咳出。乙酰半胱氨酸具有较强的黏痰溶解作用,其分子中所含的巯基能使痰液中糖蛋白多肽链的二硫键断裂,从而降低痰液的黏滞性,并使痰液化而易咳出。

4. 缓解鼻黏膜充血药物:流感可能导致鼻黏膜充血、水肿,引起鼻塞等症状,可使用伪麻黄碱等药物。伪麻黄碱主要通过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间接发挥拟交感神经作用;具有选择性地收缩上呼吸道毛细血管,消除鼻咽部黏膜充血、肿胀、减轻鼻塞症状,而对全身其他脏器的血管无明显收缩作用,对心率、血压和中枢神经无明显影响。

5. 抗组胺药物:部分流感患者可能伴有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样症状,可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对外周H1受体有高度的选择性,对中枢H1受体的亲和力弱,可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白三烯和组胺,从而缓解过敏症状。西替利嗪能特异性地拮抗H1受体,抑制组胺介导的早期过敏反应,还可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苯海拉明为乙醇胺的衍生物,抗组胺效应不及异丙嗪,作用持续时间也较短,镇静作用两药一致,有局麻、镇吐和抗M胆碱样作用。

治疗流感的药物种类多样,不同药物针对不同症状发挥作用。在使用药物治疗流感时,必须遵医嘱,根据具体症状和病情合理选择药物。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