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呼吸频道 > 呼吸科疾病 > 新冠肺炎 > 正文

24小时全天在线! 他们坚守疫情防护“第一道关卡”

2020-02-20 11:51:58      家庭医生在线

疫情当前,医院发热门诊堪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一道关卡,需要首当其冲对发热患者进行严格筛查和鉴别诊断,直面着感染风险和工作挑战。1月23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紧急抽调来自20多个科室、处室的60多名医务人员,1小时内迅速组成发热门诊临时“特战队”,开始了24小时全天候轮流值守。



新发热门诊隔离病区1天完成扩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1月24日大年三十晚上,珠江医院派出15人医疗队紧急驰援武汉前线,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并成立临时党支部。在医院大后方,为做好充分防控准备,全院党员骨干在医院党委的号召下,纷纷主动请战,共抗疫情。

为应对疫情可能出现的变化,医院1月23日起扩建新的发热门诊,将原急诊科两层场地进行改建,并入独立运作的新发热门诊与隔离病区,定于24日中午正式启用。方案一出,十几个部门立即行动、密切配合。场地围闭,创建消毒冲凉间、隔离病房,安装通气设备、空调、网络,张贴标识指引……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全速推进。

与此同时,医院医务处、护理部紧急进行了发热门诊应急医务人员的调配,医院20多个科室医护人员纷纷主动请缨,很多员工为此主动退票,放弃春节休假,返岗值守。

23日晚上,一位前来就诊的老人与陪同的三位家属引起了值班人员的高度警惕。这家人是儿子、儿媳和孩子从武汉出发,接上父母亲经湖南来广东自驾旅游。当时只有母亲出现低热、咳嗽,同行的父亲在医生为其量体温时才发现低热,不完全符合国家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定义。

但疫情当头,容不得半点疏忽,接诊后,医院立即启动紧急预案,组织省专家组成员呼吸与危重症科于化鹏教授与ICU王华教授紧急会诊,认为两位老人虽然不完全符合诊断标准,但症状表现仍高度怀疑,建议在院隔离留观。

医院疫情防控办公室迅速组织各相关部门增派人力,加快工作节奏,连夜快马加鞭赶工抢建,立即组织患者拍胸片、取咽拭子、凌晨2点多连夜送检标本。

为确保防控安全和流程规范,医务处副处长张琰、护理部副主任王灵晓、医疗一、二线值班李乐平、王正等继忙碌了一整天后,在发热门诊通宵现场蹲守,指挥协调到第二天凌晨,克服重重困难保障各项工作无缝衔接,反复耐心劝导患者及家属配合留院隔离观察,牢牢守住疫情防护“第一道关卡”。

与此同时,新发热门诊当晚完成所有布置,隔离病房经通宵奋战,第二天一早成功完成改建投入使用。



“狙击过非典,这次新冠,我还可以再战”

在主动请缨支援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中,有两位特殊的专家——64岁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杨振峰教授,与日间手术中心护士长王海琴。

2003年,杨振峰教授曾作为第一军医大学(即现在的南方医科大学)赴北京小汤山抗击非典医疗队的队长,带领数十名医务人员奔赴北京小汤山,奋战57个日日夜夜,成为全国在小汤山坚守到最后的医疗队之一。此次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身为一名老党员,杨振峰教授再次冲锋在前,出任珠江医院发热门诊主任。

“我17年前去北京小汤山参加过抗击非典,走出小汤山,一生都平安,这次新冠,我还可以再战!”这是珠江医院日间手术中心护士长王海琴的抗疫宣言。因为有丰富的抗非经验,老党员王海琴被临时任命为发热门诊的护士长。日常护理工作管理、反复组织人员培训、制定护理工作指引,不断完善工作流程,严格落实感控隔离措施……在发热门诊,她每天一忙就是十几个小时。

“没问题,没什么困难我们不能克服”

自1月23日起,发热门诊临时“特战队”60多名医务人员,始终坚守在战“疫”第一道关卡,到2月20日,他们已连续奋战了快1个月。以他们为代表的“珠医”人用实际行动守初心担使命,挺身在前沿,奋战在一线。

55岁的神经内科党支部书记、科室副主任谢惠芳,54岁的急诊科党支部书记、科室副主任许兆忠支援一线的决心十分坚定,“身为一名有三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又是科室党支部书记,这种关键时刻不上,什么时候上?”

发热门诊出诊相比常规门诊更为复杂,除患者症状,还需详细询问其流行病学史,填登记表、筛查表等,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许兆忠记得,有一晚5个小时的门诊,看了60多个病人,晚上11点多从诊室出来,嗓子哑得说不出话,防护服里的衣服早已湿透。

按计划,2月3日第一批医护人员要进行轮换,第二批人员换岗进驻。但肿瘤科医生吴钢却坚决要求留守“阵地”。“新成员重新培训重新适应又要花时间,我熟悉整个流程,继续上岗,我没问题。”在他的带动下,多名成员纷纷选择继续坚守在一线。

防护服、N95口罩、护目镜、手套……“全副武装”给医护人员安全防护的同时,也带来工作上的不便。护目镜容易起雾,视线一片模糊,三层手套包裹,触觉没那么灵敏了,六七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不能吃饭、喝水、小便,但肾病科前来支援的护士长杨绮璇说,没问题,疫情当前,没什么困难与挑战我们不能克服。

在战役一线的发热门诊,包括肾病科杨绮璇、内分泌代谢科曾怡、感染疾病科赖勇昌等多人提交了入党申请书,“请党组织在这场保卫人民健康的战斗中考验我”,这是他们面对疫情许下的庄严承诺,更是战胜疫情的坚定决心。

战“疫”当前,“逆行”的不止一线医护人员,还有行政管理团队恪尽职守、设备调配部门殚精竭力、后勤服务部门奋力保障,团委组织成立青年文明号战疫突击队和团员青年战疫突击队,精神心理科开通免费专家热线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无数奋战在抗疫战场上的忙碌身影,无数默默伸出的援手,汇聚成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珠医”力量,我们坚信,春暖花开时,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责任编辑:麦琼璇 通讯员:伍晓丹)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筑牢战疫第一道关卡 24小时坚守 珠江医院

暨大附一院驰援武汉广州医护手记:认真干活,或许就会忘掉脸部不适

2020年2月14日,武汉,小雨。凌晨5点左右,武汉响起了第一声春雷,下起了春雨,万物复苏的季节到了。详细>>

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和流感一样长期存在吗?听听钟南山是怎么说的

最近,从新闻播报中可以看到,我们身边出现了一些无症状感染者,而且有些病例的潜伏期也超过了14天,甚至有些人在出院后复查又检测出来是阳性,……详细>>

中山一院方舱故事 | 医护人员耐心协调、沟通,患者竖大拇指点赞!

舱内生活怎么样?来自香港的邓先生有话说。“这是我进舱的第六天了,这几天我真是切实地感受到中山一院的医务人员太棒了!”邓先生感慨道。作为首……详细>>

暨大附一院驰援武汉广州医护手记:清光红烧肉,唇齿留香满血复活

2月19日,22:30,驻地酒店房间。详细>>

满月出院啦!妈妈带着小宝贝 从省二医隔离病区回家

上月,家住海珠区龙潭村的李女士(化名)喜得千金,一家人还沉浸在幸福之中。11月12日,李女士开始出现高热、咽痛等不适,核酸结果阳性。不幸……详细>>

  • 李光林

  • 林智辉

  • 严恒

  • 李玉杰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