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肝病频道 > 正文

肝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2025-02-25 10:28:01      家庭医生在线

肝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涉及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肝组织活检等方面。

1. 病史:患者可能有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基础疾病史。比如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酒精性肝病,进而有可能发展为肝功能衰竭;服用某些具有肝毒性的药物,也可能引发药物性肝损伤,严重时出现肝功能衰竭。

2. 临床表现:极度乏力是常见症状,患者会感到全身软弱无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还会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等。黄疸进行性加深,皮肤和巩膜黄染逐渐加重。有出血倾向,表现为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瘀斑等,严重时可出现消化道出血。部分患者会出现肝性脑病,表现为性格改变、行为异常、意识障碍等。

3. 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通常每日上升≥17.1μmol/L 或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值上限 10 倍。凝血功能障碍,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血清转氨酶可升高,但在病情严重时,转氨酶可能反而下降,出现“胆酶分离”现象。血氨可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肝性脑病。

4.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可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实质回声等情况,了解有无肝脏缩小、肝实质回声增粗等表现。CT 或 MRI 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肝脏的病变情况,有助于判断肝脏的损伤程度和病因。

5. 肝组织活检:通过肝穿刺获取肝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明确肝脏病变的性质和程度,对于诊断肝功能衰竭的病因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如在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功能衰竭中,可观察到肝细胞的广泛坏死等病理改变。

肝功能衰竭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肝组织活检等多方面因素。只有全面评估这些指标,才能准确诊断肝功能衰竭,并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