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妇产 > 正文

紧跟健康热点,解读人工流产的相关知识

2025-04-06 15:58:00      家庭医生在线

人工流产是常见的终止妊娠手段,涉及术前检查、手术方式、术后护理、药物使用、并发症处理等方面。

1. 术前检查:人工流产前需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妇科检查、B超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等。妇科检查可了解阴道、宫颈、子宫情况,排查炎症;B超检查能确定孕囊位置和大小,判断是否为宫内孕;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可了解患者血液情况,评估手术出血风险;传染病筛查可检测患者是否感染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传染病,避免交叉感染。

2. 手术方式:常见的有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和钳刮术。负压吸引术适用于妊娠10周内,通过负压吸引原理将妊娠物从宫腔内吸出;钳刮术适用于妊娠10 - 14周,先通过机械或药物方法使宫颈松软,再用卵圆钳钳夹胎儿及胎盘。此外,还有无痛人工流产,是在静脉麻醉下进行的人工流产,可减轻患者痛苦。

3. 术后护理:术后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一般建议休息2周左右。要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卫生巾,术后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和盆浴,防止感染。同时,要注意观察阴道出血情况,若出血量多、持续时间长或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4. 药物使用:术后通常会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甲硝唑等。还可能会使用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如缩宫素、益母草颗粒、新生化颗粒等,以帮助子宫恢复,减少出血。

5. 并发症处理:人工流产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出血、感染、子宫穿孔、人流不全等。若出现出血,需根据出血量和原因进行相应处理,如使用宫缩剂、清宫术等;若发生感染,需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子宫穿孔需根据穿孔大小和情况决定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人流不全则可能需要再次清宫。

人工流产是一个严肃的医疗问题,涉及多个方面。术前要做好全面检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后要重视护理和药物使用,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建议有需求的人到正规医疗机构,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