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刮是什么意思
诊刮即诊断性刮宫,是诊断宫腔疾病常用的方法,包括一般诊刮、分段诊刮,用于了解子宫内膜变化、诊断疾病、判断预后等,操作有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护理等要点。
1. 定义:诊断性刮宫是指刮取子宫内膜和内膜病灶行活组织检查,作出病理学诊断。其目的是明确子宫内膜病理诊断、了解卵巢功能、探测子宫腔大小及形态、发现子宫异常情况等。
2. 分类:一般诊刮适用于内分泌异常需了解子宫内膜变化及对性激素的反应、有无排卵、有无结核等情况。分段诊刮则是先刮颈管再刮宫腔,将刮出物分别送病理检查,适用于诊断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及其他子宫恶性肿瘤,并可了解癌灶范围。
3. 诊断作用:通过诊刮可以了解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判断是否存在内分泌紊乱。能发现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结核等疾病。对于月经失调的患者,诊刮可以帮助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
4. 操作过程:术前需进行妇科检查、B超检查等,排除禁忌证。患者排空膀胱后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铺无菌巾。用窥器暴露宫颈,再次消毒宫颈及宫颈管,钳夹宫颈前唇,用子宫探针探测子宫腔深度和方向。根据子宫大小选择合适的刮匙,按顺序刮取宫腔内组织,特别注意宫角和宫底部。将刮出的组织放入固定液中送病理检查。
5.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需休息1 - 2周,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卫生巾和内裤,术后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和盆浴,以防感染。注意观察阴道出血情况,一般术后会有少量阴道出血,若出血量多、持续时间长或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诊刮是一种重要的妇科诊断方法,在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诊刮可以明确病因,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但诊刮也有一定的风险和注意事项,患者在进行诊刮前后应遵循医生的建议,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空气水质差致白带多,吃什么药改善?
2025-03-16可穿戴设备监测宫颈健康对一碰就出血有
2025-03-16宫颈糜烂好转会出现哪5个迹象?
2025-03-16月经少的原因有哪些?
2025-03-16月经期喝白开水和红豆薏米茶有什么差距
2025-03-16女生经期能否喝茶?权威解读来了
2025-03-16中医如何根据月经周期天数调养身体?
2025-03-16权威专家解读屈螺酮对子宫有何影响
2025-03-16
热门文章
刚来月经呈现黑色是什么原因?
2025-03-17孕妇晚上腿抽筋别慌!5个妙招轻松缓解
2025-03-17老年人用聚甲酚磺栓只排出水,身体有啥信号
2025-03-17健康促进策略:社区支持助力宫腔息肉手术后休息康复
2025-03-17连续胎动20分钟,和正常胎动有啥不一样
2025-03-17怀孕早晚期坐飞机差异大,真相在这里
2025-03-17对比!普通方法和专业手法疏通乳腺的效果差异
2025-03-17震惊!经期计算错误可能引发这些疾病!
2025-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