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眼科频道 > 正文

老年散瞳,这4个风险要警惕!

2025-03-14 12:24:01      家庭医生在线

老年散瞳可能存在眼压升高、视力模糊、畏光、调节功能恢复慢、诱发全身不良反应等风险。

1. 眼压升高:散瞳药物会使瞳孔散大,虹膜向周边堆积,导致房角变窄甚至关闭,阻碍房水正常流出,从而引起眼压升高。对于本身就有青光眼倾向或已患有青光眼的老年人,散瞳可能诱发急性青光眼发作,出现眼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常用的散瞳药物如阿托品、托吡卡胺、后马托品等,都可能有此风险。

2. 视力模糊:散瞳后,瞳孔扩大,进入眼内的光线增多,但同时眼睛的调节能力下降,看近处物体时会变得模糊不清。这会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如阅读、书写、操作精细物品等。这种视力模糊通常会在药物作用消失后逐渐恢复,但在恢复期间,老年人行动需格外小心,防止因视力问题导致摔倒等意外发生。

3. 畏光:散瞳状态下,瞳孔不能正常缩小以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量,过多的光线进入眼睛,会使老年人感到畏光不适。在户外活动时,强烈的光线可能会让老年人眼睛难以睁开,增加不适感。外出时可佩戴太阳镜或遮阳帽等进行防护。

4. 调节功能恢复慢: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眼睛调节功能本身就有所减退,散瞳后调节功能的恢复相对年轻人会更慢。这意味着在散瞳后的一段时间内,老年人的眼睛可能难以迅速适应不同距离的视物需求,影响视觉质量和生活便利性。

5. 诱发全身不良反应:部分老年人对散瞳药物可能比较敏感,使用后可能出现一些全身不良反应,如口干、面部潮红、心跳加快等。这是因为散瞳药物可能会影响身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如果出现严重的全身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处理。

老年散瞳虽然在眼科检查等方面有一定的必要性,但存在多种风险。在进行散瞳前,医生应详细评估老年人的眼部和全身情况,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散瞳。散瞳后,老年人及家属也需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同时,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以降低散瞳带来的风险。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