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神经科 > 正文

瘫痪的医学定义及相关知识有哪些

2025-02-06 16:49:34      家庭医生在线

瘫痪是指个体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表现为肌肉无力、不能活动或活动困难。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神经系统损伤、肌肉疾病、神经肌肉接头病变、代谢紊乱、中毒等。

1. 神经系统损伤:这是导致瘫痪的常见原因,包括脑卒中等脑血管疾病,损伤大脑特定区域,影响神经信号传递,导致肢体瘫痪;脊髓损伤,如外伤、炎症等破坏脊髓传导通路,引起受损平面以下的肢体瘫痪。

2. 肌肉疾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等,肌肉本身的病变导致肌肉无力和瘫痪。

3. 神经肌肉接头病变:例如重症肌无力,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出现肌肉无力和易疲劳。

4. 代谢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钙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影响肌肉的兴奋性和收缩功能,可能引发瘫痪。

5. 中毒:某些化学物质如有机磷农药中毒,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导致肌肉麻痹和瘫痪。

总之,瘫痪是一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症状,其原因复杂多样。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