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消化科 > 正文

与拉屎拉出血说再见,专家给出实用建议

2025-04-19 16:02:00      家庭医生在线

拉屎拉出血可能由痔疮、肛裂、肠炎、肠息肉、肠道肿瘤等原因引起。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合理用药、手术治疗等方式可缓解症状。

1. 痔疮:是引起拉屎拉血常见原因。通常是由于肛管或直肠下端静脉丛充血或瘀血并肿大导致。症状较轻时,可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痔疮栓、云南白药痔疮膏等药物,起到消肿、止痛、止血作用。若症状严重,经常脱出且不能回纳、大量出血等,可能需手术治疗,如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等。

2. 肛裂:多因大便干结、排便用力过猛,导致肛管皮肤全层裂开。患者排便时会有剧烈疼痛,随后伴有便血。治疗时,首先要软化大便,可口服麻仁润肠丸、乳果糖口服溶液等缓泻剂。同时,可使用硝酸甘油软膏涂抹肛裂处,促进肛裂愈合。日常要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养成良好排便习惯。

3. 肠炎:肠道受到细菌、病毒等感染引发炎症,炎症刺激肠黏膜导致出血。常见症状有腹痛、腹泻、便血等。治疗时,若为细菌感染,可使用诺氟沙星胶囊、左氧氟沙星片、黄连素片等抗生素。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

4. 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状病变。较小的息肉一般无症状,较大息肉可能引起便血、腹痛、腹泻等。对于肠息肉,通常采取手术切除,如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切除后需定期复查肠镜,以防复发。

5. 肠道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早期可能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便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一旦确诊,应根据肿瘤类型、分期等,采取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方法。

拉屎拉出血原因多样,病情可轻可重。出现症状后,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同时,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预防肛肠疾病发生。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