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健康成长离不开秩序感

秩序感是我们周围事物形态体现出的均衡、比例、对称、节奏等因素,能带给我们愉快、兴奋、舒服的感觉。宝宝的秩序感是先天而来的。目前相关的生物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研究都表明:胎儿对秩序感就有了生物感应;3个月大的婴儿喜欢与体现对称、比例、均衡的人脸交流,从而获得秩序感,满足心理需求;3 岁前的幼儿有着强烈的安全需要,当被置于杂乱无章、陌生的环境中,孩子会哭闹;秩序感觉随着宝宝的逐渐长大,在心理体验上会深化为安全感、归属感。美国社会心理学研究显示:3~4岁的宝宝如果有着良好的生活秩序习惯,当他们6岁之后,在人际交往中会表现出自如与和谐。宝宝2~4岁是个体秩序感发生发展的敏感期。妈妈爸爸要顺应宝宝与生俱来的秩序感,培养他们有序、合理的生活习惯,令他们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愉快的生活。
促进宝宝秩序感发展的核心因素是环境。对于宝宝的生活范围来说,家庭和家人是环境最重要的部分。
家庭环境
整洁、舒适的家居布置能稳定宝宝的情绪,宝宝玩耍的房间里有木质的地面与柔软的靠垫,同时,没有太多堆积的物品,会让宝宝感觉安全,保持轻松的心情。家庭中有序的空间分割,能帮助宝宝了解睡觉的地方是在卧室,而书房是妈妈爸爸看书、工作的地方,要让妈妈爸爸陪自己玩搭积木,最好是在有宽大空间的客厅中。家具外面不存放太多的物品,即告诉宝宝,家里的东西是会收纳起来的。同时,家庭中的家具、设备等相对于幼小的宝宝而言,可谓是“庞大”且“高不可攀”的。家有幼小宝宝的家居装饰,须考虑为宝宝设置一些较低矮的家具,留出一些空旷的空间给宝宝,宝宝在适合于自己高度与能力的区域中,能自由地摆弄家居,实践自己的秩序感。
家人
家人是家庭环境的“延伸”。家庭中时常打扫清洁、整理物品的妈妈爸爸,能让时时刻刻看着、听着、触摸着周围世界的宝宝感受到,整洁、舒适的环境是需要家人整理、爱护才能维持的。妈妈爸爸是宝宝秩序感发展的“引领人”。妈妈爸爸对宝宝秩序感的态度也很重要,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宝宝参与家居布置、挑选装饰物等都是激发宝宝主动发展秩序感的途径;同时,妈妈爸爸在把握“秩序感”上要区分“秩序的美感”与“刻板的规则”,例如:宝宝自己安排好了方形的沙发靠垫整齐的摆放在沙发上,妈妈爸爸一方面赞许宝宝的行动,同时,和宝宝一起试一试方形与圆形的靠垫都放在沙发上是否也美观。在宝宝秩序感的发展过程中,鼓励宝宝的创造力与养成宝宝有序的生活方式同样重要。
(责任编辑:方徽雯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妇科再造丸能治月经量少吗?有何功效?
2024-10-27麻栗坡县哪家医院治疗外阴白斑效果佳?
2024-10-27嘉兴市治疗子宫内膜癌哪家医院好
2024-10-27此次月经量特别少,有何药可治疗?
2024-10-27月经延迟一月才来是何原因
2024-10-27洁尔阴洗液如何用于阴道内部冲洗
2024-10-27如何选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医院
2024-10-27安坤赞育丸有何功效?
2024-10-27
热门文章
产后康复全攻略,这些关键项目不可错过
2024-10-28如何为宝宝准确测量身高
2024-10-25儿童换牙齿注意事项——护理、饮食与问题应对
2024-10-24宝宝厌食是什么原因?怎么办
2024-10-23探究14岁少年身高的标准与影响因素
2024-10-22一个月宝宝怎么护理?专业指南来了!
2024-10-22一岁三个月宝宝食谱全解析:营养、美味与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岁宝宝营养食谱:成长营养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