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儿科 > 正文

5种小儿腹泻推拿手法,轻松解决宝宝腹泻难题

2025-05-16 10:08:01      家庭医生在线

小儿腹泻是常见病症,可通过推拿手法缓解。常见的5种小儿腹泻推拿手法有补脾经、摩腹、揉龟尾、推上七节骨、揉足三里等。

1. 补脾经:脾经位于拇指桡侧缘,从指尖推向指根为补脾经。操作时,用拇指螺纹面着力,沿着小儿拇指桡侧缘,从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对于小儿因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有较好的调理作用。一般每次操作100 - 300次。

2. 摩腹:以手掌面或四指指腹,在小儿腹部做环形摩动。摩腹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的功效。操作时,力度要适中,频率均匀,一般每次摩腹时间为3 - 5分钟。摩腹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缓解腹泻症状。

3. 揉龟尾:龟尾位于尾骨端。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之。揉龟尾能调理大肠,止泻通便。对于小儿腹泻,揉龟尾可起到较好的止泻作用。一般每次揉100 - 300次。

4. 推上七节骨:七节骨位于第4腰椎至尾椎骨端成一直线。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二指面自下向上直推。推上七节骨有温阳止泻的作用,多用于虚寒腹泻。操作时,推的速度要均匀,力量要适中,一般每次推100 - 300次。

5. 揉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用拇指端按揉。揉足三里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通络导滞。对于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如腹泻、腹痛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一般每次按揉100 - 300次。

以上5种小儿腹泻推拿手法,操作相对简单,且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在进行推拿时,要注意手法的力度和频率,避免对小儿造成伤害。如果小儿腹泻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同时,推拿可作为辅助治疗方法,与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以更好地解决宝宝腹泻难题。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