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儿科 > 正文

医学前沿:揭秘美林吃了不退烧背后的机制

2025-03-19 10:01:36      家庭医生在线

服用退烧药后不退烧,可能与剂量不足、病情较重、用药时间短、机体对药物不敏感、存在其他干扰因素等有关。

1. 剂量不足:在使用退烧药时,若未按照正确的剂量服用,可能无法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从而不能发挥理想的退烧效果。比如,儿童用药时若家长未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重准确计算药量,就容易出现剂量不足的情况。

2. 病情较重:当患者患有严重的感染,如肺炎、败血症等,或者存在其他严重的疾病,身体的炎症反应强烈,此时单纯使用退烧药可能难以控制体温。因为退烧药只是对症治疗,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病因,体内的病原体持续产生致热物质,导致体温居高不下。

3. 用药时间短:药物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退烧药服用后半小时到一小时才开始起效,两到三小时达到血药浓度高峰。如果用药后短时间内就期望体温下降,可能会因为药物还未充分发挥作用而觉得没有效果。

4. 机体对药物不敏感: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部分人可能由于体质原因,对常用的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不敏感。即使按照正常剂量服用,也不能取得明显的退烧效果。

5. 存在其他干扰因素:患者在用药期间若没有做好护理工作,如穿着过多衣物、室内温度过高,会影响机体散热,导致体温难以下降。此外,脱水也会影响退烧药的效果,因为足够的水分有助于药物的吸收和代谢,以及通过出汗等方式散热。

服用退烧药后不退烧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在面对这种情况时,不能盲目增加药量,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若体温持续不退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建议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查明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使用药物时务必遵医嘱。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