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儿童退烧药的作用机制及最佳选择
儿童退烧药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调节体温中枢、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促进散热、减少产热、抗炎等方面。常见的儿童退烧药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萘普生等。
1. 调节体温中枢:人体体温受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一些退烧药能作用于该中枢,使其设定点恢复正常。例如,当孩子因感染等原因体温升高时,退烧药可让体温调节中枢重新调整体温,使机体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进而降低体温。
2. 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病原体入侵人体后,会刺激机体产生前列腺素,导致体温升高。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烧药可抑制环氧合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起到退烧作用。
3. 促进散热:部分退烧药能使皮肤血管扩张,增加皮肤血流量,促进汗液分泌。汗液蒸发会带走大量热量,帮助孩子散热降温。像服用退烧药后孩子会出汗,就是这个原理。
4. 减少产热:通过影响机体的代谢过程,退烧药可减少身体产热。比如抑制细胞的代谢活动,降低能量产生,从而使体温下降。
5. 抗炎:炎症反应常伴随发热症状。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等退烧药具有一定抗炎作用,能减轻炎症反应,从根源上缓解发热。它们可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组织水肿和疼痛,进而降低体温。
6. 药物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安全性高,副作用相对较少,适用于3个月以上儿童。布洛芬退烧作用较强,持续时间长,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阿司匹林虽有退烧作用,但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一般不用于儿童普通退烧。双氯芬酸钠、萘普生等也有退烧功效,但使用相对较少,需根据具体情况遵医嘱选用。
儿童退烧药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发挥退烧效果。在选择退烧药时,要综合考虑孩子年龄、病情、药物安全性等因素。无论选用哪种药物,都应严格遵医嘱,确保用药安全有效。若孩子持续高烧不退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孕妇戴金银首饰有哪3大潜在风险?
2025-03-12大姨妈喝红糖水能应对哪些经期不适?
2025-03-12未来排卵期出血治疗会有哪些新突破?
2025-03-12女生经期能不能吃虾?
2025-03-12孕产期间C反应蛋白高如何保障母婴健康
2025-03-12如何通过心理调节缓解经期肚子疼?
2025-03-12中医如何调理老年阴道炎症状
2025-03-12例假总不完,该如何应对?
2025-03-12
热门文章
儿童发烧38度,做好这3点快速康复!
2025-03-14未来育儿趋势:更科学地应对婴儿打嗝
2025-03-14紧急!孩子出现这些表现,可能是弱智儿童,别忽视!
2025-03-14心疼!宝宝睡觉突然大哭,这些方法来帮忙
2025-03-14紧急警示!宝宝摔头潜伏期可能暗藏这些危险
2025-03-14肚里有虫子会出现哪些主要症状?
2025-03-13宝宝睡醒咳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025-03-13宝宝一般几个月会站?
202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