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儿科 > 正文

新生儿肚脐眼结痂出血是怎么回事及如何处理?

2025-03-13 10:06:24      家庭医生在线

新生儿肚脐眼结痂出血,可能是护理不当、脐带残端未愈合、感染、维生素K缺乏、凝血功能异常等因素导致。

1. 护理不当:在给新生儿护理肚脐时,如果不小心摩擦到脐带残端,或者衣物、尿布对其产生过度的摩擦,都可能使结痂处的痂皮过早脱落,进而引发出血。比如在给新生儿穿脱衣服时动作过于粗暴,或者尿布反复摩擦到肚脐部位。

2. 脐带残端未愈合:新生儿出生后,脐带残端一般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愈合。如果在未完全愈合的情况下,活动等可能导致局部小血管破裂,出现结痂出血的情况。正常情况下,脐带残端会在出生后1 - 2周左右脱落,但在此之前都处于愈合过程中,比较脆弱。

3. 感染:肚脐部位如果被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炎症会导致局部组织充血、水肿,使结痂处容易出血,同时可能伴有异味、脓性分泌物等症状。常见的感染原因包括不注意肚脐清洁、洗澡后未及时擦干等。

4. 维生素K缺乏:维生素K对人体的凝血功能起着重要作用。新生儿体内维生素K储存量相对较少,如果没有及时补充,可能会导致凝血因子合成不足,从而引起肚脐部位出血。一般新生儿出生后会常规注射维生素K来预防此类情况。

5. 凝血功能异常:某些先天性的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会影响新生儿的凝血功能。即使肚脐部位已经结痂,也可能因为凝血机制障碍而出现出血不止的现象。这种情况相对较为少见,但较为严重。

当发现新生儿肚脐眼结痂出血时,如果出血量较少,可以先用碘伏进行局部消毒,保持肚脐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可使用的药物有碘伏、过氧化氢溶液、医用酒精等,但使用时需遵医嘱。如果出血持续不止、出血量较多或者伴有发热、精神萎靡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带新生儿到正规医院的新生儿科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新生儿肚脐眼结痂出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家长在日常护理中要格外注意。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初步处理,并及时就医,以确保新生儿的健康。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