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儿科 > 育儿 > 新生儿 > 母乳 > 母乳喂养 > 正文

宝宝母乳性黄疸需停止哺乳吗

2016-12-22 11:46:45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也不会达原有程度。

母乳性黄疸需要停止哺乳吗

专家表示,宝宝母乳性黄疸一般不用停止哺乳。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通常不会出现较严重症的状,也不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如果经化验后,确诊宝宝为母乳性黄疸,如果症状较轻,可以继续吃母乳,如果症状较重则应该停用母乳,改用配方奶代替,等到症状减轻时在恢复母乳喂养,不需要吃药。

母乳是宝宝最理想的营养品,为使宝宝得到必需的营养,可采取多次少量的母乳喂养的方法。黄疸严重暂停哺乳期间,可以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证乳汁持续分泌,等宝宝黄疸减轻或消退后,再继续母乳喂养。此后,即使有轻度黄疸,也不必再停母乳。一般来说,随着月龄的增长,黄疸可逐渐消退,对宝宝生长发育并无多大影响,不必过于担心。

如果停用母乳后黄疸没减轻,或反而加重,则应该再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确诊是否为母乳性黄疸,或者是否有其它疾病。

(责任编辑:家医编辑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