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总咬舌头 小心这 3 种疾病找上门!

2025-05-22 09:54:15      家庭医生在线

总咬舌头可能与脑血管疾病、口腔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有关。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会影响神经功能;口腔疾病如牙齿不齐、缺牙等会影响咀嚼;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病也会有异常表现。

1. 脑血管疾病: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管堵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影响神经传导,使口腔肌肉运动不协调,容易咬到舌头。脑出血则是脑血管破裂,血液压迫脑组织,同样会干扰神经功能。治疗上,一般会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以及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稳定斑块药物,还可能会用依达拉奉等神经保护剂,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2. 口腔疾病:牙齿不齐会使牙齿的咬合关系紊乱,在咀嚼过程中就容易咬到舌头。缺牙后,周围牙齿可能会发生移位,破坏正常的咬合,增加咬舌几率。对于牙齿不齐,可以通过正畸治疗进行矫正;缺牙则可根据情况选择镶牙、种植牙等修复方式。

3. 神经系统疾病:癫痫发作时,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会引起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可能导致咬舌。帕金森病患者由于肌肉僵硬、运动迟缓,口腔肌肉控制能力下降,也会出现咬舌情况。癫痫治疗常用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拉莫三嗪等药物;帕金森病治疗会用到左旋多巴、普拉克索、司来吉兰等药物,用药都要遵循医嘱。

4. 除了上述疾病,内分泌失调也可能影响口腔肌肉的正常功能。例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和神经系统功能,间接导致咬舌。可通过药物调节甲状腺功能,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

5. 长期精神压力过大、过度疲劳等精神因素,会使神经处于紧张状态,影响口腔肌肉的协调性,从而增加咬舌的可能性。需要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放松活动。

总咬舌头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信号,脑血管疾病、口腔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都可能导致这一症状。出现总咬舌头的情况,应及时关注,必要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查明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对预防和改善相关情况也有帮助。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