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胆不好不重视,小心这些严重后果!

2025-05-12 13:02:40      家庭医生在线

胆不好若不重视,可能会引发胆囊炎、胆结石、胆源性胰腺炎、胆囊癌、胆汁性肝硬化等严重后果。

1. 胆囊炎:胆囊出现炎症,多由胆囊管梗阻、细菌感染等引起。患者会有右上腹疼痛,疼痛可向右肩或背部放射,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炎症可能会加重,形成化脓性胆囊炎,甚至导致胆囊穿孔,引发严重的腹腔感染。治疗上,可使用头孢呋辛、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必要时需手术切除胆囊。

2. 胆结石:胆汁中的胆固醇、胆色素等成分比例失调,析出结晶形成结石。结石可能会阻塞胆囊管或胆管,引起胆绞痛,疼痛剧烈,患者坐立不安。长期存在的胆结石还可能刺激胆囊黏膜,引发胆囊炎反复发作。治疗时,较小的结石可尝试使用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等药物溶石,较大的结石则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3. 胆源性胰腺炎:由于胆结石等原因导致胆汁反流进入胰管,激活胰酶,引起胰腺自身消化。患者会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疼痛可向腰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可能会出现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危及生命。治疗需要禁食、胃肠减压,使用生长抑素、奥曲肽等药物抑制胰液分泌,同时给予抗感染、补液等支持治疗。

4. 胆囊癌:长期的胆囊慢性炎症、胆结石等刺激,可能使胆囊黏膜上皮细胞发生癌变。早期胆囊癌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右上腹疼痛、腹胀、黄疸、消瘦等症状。胆囊癌的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可能还需要辅助放疗、化疗等。

5. 胆汁性肝硬化:胆管长期梗阻、胆汁淤积,会导致肝细胞损伤、纤维化,最终发展为肝硬化。患者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腹水等症状。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解除胆管梗阻,同时使用熊去氧胆酸等药物改善肝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胆不好若不重视,会带来多种严重后果,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因此,一旦发现胆部有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维护胆囊的健康。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