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肛门臭的5大常见病因,你知道几个

2025-05-09 16:16:02      家庭医生在线

肛门臭的5大常见病因有卫生不良、肛肠疾病、肠道菌群失调、饮食因素、汗腺分泌异常等。

1. 卫生不良:肛门部位褶皱较多,容易残留粪便和分泌物。若日常清洁不到位,这些污垢会滋生细菌,分解产生异味。比如,有些人在排便后擦拭不彻底,或者长时间不清洗肛门,就会导致肛门周围有臭味。改善方法是注意肛门局部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勤换内裤。

2. 肛肠疾病:痔疮、肛瘘、肛裂等肛肠疾病都可能导致肛门臭。痔疮患者,尤其是内痔脱出时,会有黏液流出,刺激肛周皮肤,引发炎症,产生异味。肛瘘患者,瘘管内会不断有脓性、血性分泌物排出,带有恶臭味。肛裂患者,裂口处容易受到粪便污染,发生感染,也会出现臭味。治疗方面,可遵医嘱使用痔疮栓、肛泰软膏、九华膏等药物缓解症状,病情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3. 肠道菌群失调:当肠道内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时,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产生过多气体和异味物质,通过肛门排出。长期使用抗生素、饮食不规律、肠道感染等都可能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可通过补充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乳酸菌素片、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调节肠道菌群。

4. 饮食因素:过多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或者摄入过多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消化不良,使粪便气味加重,从而引起肛门臭。应调整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保持饮食清淡。

5. 汗腺分泌异常:肛门周围分布着大量汗腺,若汗腺分泌过于旺盛,汗液排出过多,在细菌的作用下会产生异味。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可能导致多汗,进而加重肛门异味。对于这种情况,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注意局部清洁干燥。

肛门臭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若肛门臭的情况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疼痛、便血等,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肛肠外科就诊,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