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医生力荐的避孕药类型,赶紧收藏!

2025-05-09 12:35:45      家庭医生在线

避孕药主要有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复方长效口服避孕药、紧急避孕药、长效避孕针、皮下埋植剂等。

1. 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是雌、孕激素组成的复合制剂,激素含量低,副作用小,避孕效率高。常见药物有复方炔诺酮片、复方甲地孕酮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等。其作用机制是抑制排卵,改变宫颈黏液性状,使精子不易穿透,同时改变子宫内膜形态与功能,不利于受精卵着床。

2. 复方长效口服避孕药:由长效雌激素和人工合成的孕激素配伍制成。服药 1 次可避孕 1 个月。常见药物有复方炔雌醚片等。其主要是利用长效雌激素炔雌醚从胃肠道吸收后,储存于脂肪组织内缓慢释放起长效避孕作用。但激素含量大,副作用较多,如类早孕反应、月经失调等,现在已较少使用。

3. 紧急避孕药:是在无防护性生活或避孕失败后的几小时或几日内,为防止非意愿妊娠而采用的补救避孕法。常见药物有左炔诺孕酮片、米非司酮片等。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延迟或抑制排卵、干扰受精或阻止着床来达到避孕目的。但紧急避孕药不能作为常规避孕方法,频繁使用可能导致月经紊乱等问题。

4. 长效避孕针:有单孕激素制剂和雌、孕激素复合制剂两种。单孕激素制剂如醋酸甲羟孕酮避孕针,不含雌激素,可用于哺乳期避孕。雌、孕激素复合制剂如复方己酸羟孕酮注射液。长效避孕针的优点是使用方便,避孕效果较好,但也可能出现月经紊乱、点滴出血等副作用。

5. 皮下埋植剂:是一种缓释系统的避孕剂。常见的有左炔诺孕酮硅胶棒等。将其埋于上臂内侧皮下,药物缓慢恒定释放,可避孕 3 - 5 年。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排卵,改变宫颈黏液性状,使精子难以通过。副作用主要是不规则阴道流血或点滴出血。

不同类型的避孕药各有优缺点,适用人群也不同。在选择避孕药时,应根据自身的年龄、健康状况、生育计划等因素综合考虑。无论选择哪种避孕药,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