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困但睡不着,可穿戴设备能否助力改善睡眠

2025-05-06 16:46:30      家庭医生在线

可穿戴设备助力改善睡眠,可通过监测睡眠数据、进行放松引导、调节环境参数、提醒规律作息、辅助压力管理等方式实现。

1. 监测睡眠数据:可穿戴设备能对睡眠阶段、时长、质量等数据进行精准监测。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使用者能了解自身睡眠状况,如是否存在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问题。例如,发现深睡眠时长不足,就可针对性地调整生活习惯,以改善睡眠质量。

2. 进行放松引导:部分可穿戴设备具备放松引导功能,如播放舒缓的音乐、进行呼吸训练指导等。舒缓的音乐能帮助使用者放松身心,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从而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呼吸训练则可调节呼吸节奏,使身体和大脑逐渐放松。

3. 调节环境参数:一些智能可穿戴设备能与智能家居系统联动,根据睡眠监测数据自动调节卧室的温度、湿度、光线等环境参数。适宜的睡眠环境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比如将卧室温度调节到 20 - 25 摄氏度,相对湿度保持在 40% - 60%,能让使用者感觉更加舒适,利于入睡。

4. 提醒规律作息:可穿戴设备可以设置定时提醒功能,提醒使用者按时上床睡觉和起床。长期坚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调整生物钟,使身体形成良好的睡眠节律。例如,每天晚上 10 点半提醒上床睡觉,早上 6 点半提醒起床,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身体会适应这个作息规律。

5. 辅助压力管理:通过监测心率变异性等生理指标,可穿戴设备能评估使用者的压力水平,并提供相应的减压建议。压力过大是导致失眠的常见原因之一,通过有效的压力管理,如进行冥想、瑜伽等活动,能缓解压力,改善睡眠。

6. 药物辅助参考:在改善睡眠方面,也可结合药物治疗。常见的助眠药物有艾司唑仑、佐匹克隆、褪黑素等。但使用药物必须遵医嘱。

可穿戴设备在改善睡眠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通过监测睡眠数据、放松引导、调节环境参数、提醒规律作息和辅助压力管理等多种方式,能帮助使用者了解自身睡眠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睡眠。不过,可穿戴设备只是辅助手段,若睡眠问题严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神经内科|呼吸睡眠中心就诊。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