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一招解决骨折后疼痛难题,快来看看!

2025-05-05 15:54:47      家庭医生在线

骨折后疼痛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固定制动、康复锻炼、心理调节等方式缓解。

1. 药物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能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疼痛和肿胀。阿片类镇痛药如曲马多等,适用于中重度疼痛,但有一定成瘾性和副作用,需谨慎使用。此外,还可使用一些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如骨肽片、伤科接骨片等,从根本上促进骨折恢复,减轻疼痛。使用药物需遵医嘱。

2. 物理治疗:冷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肿胀,在骨折后的急性期(一般 48 小时内)使用,每次 15 - 20 分钟,每天数次。热敷则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在骨折后期使用。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等物理疗法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减轻疼痛。

3. 固定制动:使用石膏、夹板、支具等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能防止骨折断端移动,减少对周围组织的刺激,从而缓解疼痛。固定时要注意松紧适度,过松起不到固定作用,过紧可能影响血液循环。

4. 康复锻炼: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能促进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减轻疼痛。早期可进行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随着骨折愈合情况逐渐增加活动强度和范围。

5. 心理调节:骨折后患者可能会因疼痛、行动不便等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会加重疼痛的感知。因此,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通过听音乐、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减轻疼痛。

骨折后疼痛的缓解需要综合多种方法。药物治疗能直接减轻疼痛症状,物理治疗可改善局部状况,固定制动为骨折愈合创造条件,康复锻炼促进功能恢复,心理调节则从精神层面辅助缓解疼痛。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方法,以有效缓解骨折后的疼痛,促进骨折的顺利愈合。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