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应对BPPV压力,这3种心理干预方法很实用

2025-05-03 12:21:35      家庭医生在线

BPPV即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常见的眩晕原因之一。患者常因发作时的不适及对疾病复发的担忧产生心理压力,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支持性心理治疗等心理干预方法应对压力。

1.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正确认识BPPV。很多患者对疾病缺乏了解,会过度担忧病情,认为自己得了严重的脑部疾病等。通过向患者讲解BPPV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让患者明白这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减轻其不必要的恐惧和焦虑。同时,引导患者识别自己在面对疾病时的不良认知和行为模式,如因害怕发作而不敢活动等,帮助其用更积极、合理的方式应对。

2. 放松训练:包括深呼吸训练、渐进性肌肉松弛训练等。深呼吸训练能调节呼吸频率,使身体放松。患者可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或躺下,慢慢地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然后再缓缓地呼气,重复进行。渐进性肌肉松弛训练则是先让身体各部位的肌肉紧张起来,然后再突然放松,感受紧张与放松的不同状态,从而达到全身放松的效果,缓解因压力导致的身体紧张。

3. 支持性心理治疗:医护人员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理解,耐心倾听患者的感受和担忧,让患者感受到被重视。同时,鼓励患者与家人、朋友交流,分享自己的经历,获得他们的情感支持。还可以组织BPPV患者小组,让患者之间相互交流治疗经验和心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4. 音乐疗法:选择舒缓、轻松的音乐,如古典音乐、自然音效等,让患者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放松身心,缓解紧张情绪。音乐可以调节大脑的神经递质分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5. 心理暗示: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可以让患者每天进行自我鼓励,如告诉自己“我的病情会逐渐好转”“我有能力应对这个疾病”等,从而提升心理韧性。

应对BPPV压力,多种心理干预方法都能发挥重要作用。认知行为疗法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放松训练缓解身体紧张,支持性心理治疗给予情感支持,音乐疗法和心理暗示也有助于改善心理状态。综合运用这些方法,能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促进康复。患者若在应对压力方面存在困难,建议及时寻求心理咨询科专业人员的帮助。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