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轻松解决刷牙出血问题,秘诀在这里!

2025-04-27 17:08:27      家庭医生在线

刷牙出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有牙龈炎、牙结石、刷牙方式不当、缺乏维生素C以及血液系统疾病等。

1. 牙龈炎:这是导致刷牙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牙菌斑和细菌在牙齿表面堆积,刺激牙龈组织,引发炎症,使牙龈变得脆弱易出血。治疗上,可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牙龈,碘甘油涂抹牙龈,以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每天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清洁牙缝。

2. 牙结石:长期积累的牙结石会不断刺激牙龈,导致牙龈红肿、出血。超声波洗牙是去除牙结石的有效方法,通过高频震动将牙结石震碎并清除。此外,还可配合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抑制口腔细菌生长。洗牙后,要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过冷、过热、过硬的食物。

3. 刷牙方式不当:错误的刷牙方式,如用力过猛、横刷等,会损伤牙龈,导致出血。应采用巴氏刷牙法,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度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用轻柔压力使刷毛在原位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每次颤动4-5次,颤动时牙刷移动约1毫米,每次只刷2-3颗牙,再将牙刷移至下一组牙,最后将口腔牙齿全部清洁干净。

4. 缺乏维生素C:维生素C对维持牙龈组织的健康至关重要。缺乏维生素C会使牙龈变得脆弱,容易出血。可通过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柠檬、草莓等进行补充,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C片。

5. 血液系统疾病: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也会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引起刷牙出血。这种情况相对少见,但较为严重。如果排除了口腔局部因素,仍频繁出现刷牙出血,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刷牙出血是一个常见但不容忽视的问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选择合适的刷牙方式和牙刷。如果出现刷牙出血的情况,可先从改善口腔卫生等方面入手。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