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注意!哺乳期乱服消炎药可能危害宝宝健康!

2025-04-25 10:23:17      家庭医生在线

哺乳期乱服消炎药危害宝宝健康,主要是因为药物成分进入乳汁、影响宝宝肝脏功能、干扰宝宝肠道菌群、导致宝宝过敏、影响宝宝生长发育等。

1. 药物成分进入乳汁:消炎药大多可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乳腺,进而混入乳汁中。宝宝在吸吮乳汁时,会摄入这些药物成分。例如阿莫西林、头孢氨苄、阿奇霉素等常见消炎药,都可能在乳汁中被检测到。

2. 影响宝宝肝脏功能:宝宝的肝脏发育尚未成熟,解毒功能较弱。哺乳期妈妈服用的消炎药经乳汁进入宝宝体内后,宝宝的肝脏难以有效代谢和解毒,可能会增加肝脏负担,长期或大量摄入甚至可能导致肝功能损害。

3. 干扰宝宝肠道菌群:消炎药会抑制或杀灭细菌,而宝宝肠道内存在着大量有益菌群,对维持肠道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妈妈服用消炎药后,药物成分进入宝宝肠道,可能破坏肠道内的菌群平衡,导致宝宝出现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肠道问题。

4. 导致宝宝过敏:部分宝宝可能对某些消炎药过敏。如果妈妈在哺乳期服用了这类消炎药,药物成分通过乳汁传递给宝宝,就可能引发宝宝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呼吸急促等。

5. 影响宝宝生长发育:一些消炎药可能会影响宝宝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干扰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例如,某些药物可能影响钙、铁等矿物质的吸收,长期下来可能导致宝宝生长迟缓、贫血等问题。

哺乳期妈妈在使用消炎药时务必谨慎,不能随意用药。在需要使用消炎药时,应先咨询医生,选择对宝宝影响较小的药物,并严格遵医嘱使用。若宝宝在妈妈用药后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就诊。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