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专家揭秘:骨密度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2025-04-20 15:21:30      家庭医生在线

骨密度低的常见症状有疼痛、身高变矮、驼背、骨折风险增加、牙齿松动等。

1. 疼痛:骨密度降低时,骨骼的微结构遭到破坏,骨小梁稀疏、断裂,骨骼的抗压能力减弱。在日常活动中,骨骼承受的压力超出其所能承受的范围,就会刺激骨膜上的神经末梢,引发疼痛。疼痛部位常见于腰背部,也可出现在全身其他部位,疼痛性质多为酸痛、隐痛,且在劳累、久站、久坐后加重。

2. 身高变矮:随着骨密度的下降,椎体骨小梁结构破坏,椎体容易发生压缩变形。每个椎体的高度降低,多个椎体累积起来,就会导致身高变矮。一般来说,身高变矮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可能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内逐渐显现。

3. 驼背:由于椎体压缩变形,尤其是胸椎椎体的压缩,会使脊柱的生理曲度发生改变,胸椎后凸增加,从而形成驼背。驼背不仅影响外观形象,还可能会对心肺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呼吸不畅、胸闷等症状。

4. 骨折风险增加:骨密度低使得骨骼的强度和韧性下降,骨骼变得脆弱易碎。在受到轻微外力作用时,如滑倒、咳嗽、提重物等,就可能发生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包括腕部、髋部、椎体等。骨折后愈合时间较长,且可能会留下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5. 牙齿松动:牙齿的稳固依赖于牙槽骨的支持,当骨密度降低时,牙槽骨也会受到影响,出现骨质吸收、骨量减少的情况。牙槽骨对牙齿的固定作用减弱,牙齿就会出现松动、移位甚至脱落的现象。

骨密度低会引发多种症状,这些症状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骨密度检测等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骨密度降低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补充钙剂、维生素D,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等。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对于维持骨密度也非常重要。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