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疾病早筛,这4个信号千万别忽视!
肛门疾病早筛需关注便血、肛门疼痛、肛门瘙痒、肿物脱出、排便习惯改变等信号。
1. 便血:便血是肛门疾病常见的信号之一。痔疮、肛裂、直肠息肉、直肠癌等都可能导致便血。痔疮引起的便血通常为鲜红色,不与粪便混合,多在排便后出现点滴状或喷射状出血;肛裂的便血一般量较少,常伴有排便时剧烈疼痛;直肠息肉的便血多为间断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直肠癌的便血则可能伴有黏液,颜色较暗,且可能逐渐加重。
2. 肛门疼痛:多种肛门疾病会引发疼痛。如肛裂疼痛较为剧烈,具有周期性,排便时疼痛加剧,便后数分钟可缓解,随后又出现长时间的疼痛;肛周脓肿会导致肛门周围持续性疼痛,伴有红肿、发热等症状;血栓性外痔则表现为突然发作的肛门剧痛,可摸到肿物。
3. 肛门瘙痒:肛门瘙痒可能是由肛门湿疹、肛瘘、蛲虫病等引起。肛门湿疹会使肛门周围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皮疹,伴有瘙痒;肛瘘患者由于有分泌物从瘘口流出,刺激肛周皮肤,可导致瘙痒;蛲虫病多见于儿童,夜间蛲虫爬出肛门产卵,会引起明显的瘙痒。
4. 肿物脱出:肿物脱出常见于内痔、直肠脱垂等疾病。内痔发展到一定程度,在排便时会有肿物脱出肛门外,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则需用手推回甚至无法回纳;直肠脱垂是指直肠黏膜或直肠全层脱出肛门外,脱出物呈环状或圆柱状。
5. 排便习惯改变:如果出现便秘、腹泻或两者交替出现,以及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感等情况,也可能是肛门疾病的信号。例如,直肠癌患者可能会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同时伴有粪便形状变细等症状。
当出现上述信号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肛门指诊、肛门镜检查、结肠镜检查等。治疗方法则根据不同的疾病而定。对于痔疮,可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痔疮膏、槐角丸等药物进行治疗;肛裂可使用硝酸甘油软膏、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等促进愈合;肛周脓肿一般需要手术切开引流;直肠息肉通常需要手术切除;直肠癌则可能需要综合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但所有药物使用都需遵医嘱。
肛门疾病的早筛对于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至关重要。关注便血、肛门疼痛、肛门瘙痒、肿物脱出、排便习惯改变等信号,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肛肠外科就诊,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病情延误。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专家答疑
做个全瓷牙套多少钱一颗
2025-05-11全瓷牙冠多少钱一颗
2025-05-11根管治疗多少钱一颗牙
2025-05-11根管牙齿能用多少年
2025-05-11单个牙套价格一般是多少钱一个
2025-05-11吃抗癫痫药物会导致身体发胖吗
2025-05-11熬夜会导致癫痫病发作吗
2025-05-11吃药治疗癫痫病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吗
202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