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心理干预缓解高钠血症患者压力

2025-04-13 17:40:20      家庭医生在线

心理干预可通过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音乐疗法、团体心理辅导等方式缓解高钠血症患者压力。

1. 支持性心理治疗:医护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耐心倾听患者的担忧和困扰,给予其关心、安慰和鼓励,让患者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增强其应对疾病的信心。例如,在患者表达对病情的恐惧时,医护人员可以用温和的语气解释病情,告知患者目前的治疗方案是有效的,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

2.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和纠正对疾病的不合理认知和负面思维模式。很多高钠血症患者可能会过度担忧疾病的预后,产生消极情绪。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引导患者正确看待疾病,认识到积极的心态对治疗的重要性。比如,让患者了解高钠血症在合理治疗下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改变其错误的认知,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3. 放松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放松训练。深呼吸可以调节呼吸频率,增加氧气摄入,缓解身体的紧张状态;渐进性肌肉松弛则是通过依次紧张和放松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帮助患者体验放松的感觉,减轻焦虑和压力。患者可以每天进行1 - 2次放松训练,每次15 - 20分钟。

4. 音乐疗法:选择舒缓、轻松的音乐让患者聆听。音乐具有调节情绪的作用,能够转移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使患者的身心得到放松。例如,古典音乐、自然音效音乐等都可以作为选择。患者可以在休息或治疗时聆听音乐,每次聆听时间可根据个人喜好而定。

5. 团体心理辅导:组织高钠血症患者参加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团体中,患者可以与其他病友交流治疗经验和感受,互相支持和鼓励,减少孤独感和无助感。同时,心理医生可以在团体辅导中给予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帮助患者共同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

心理干预对于缓解高钠血症患者的压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音乐疗法和团体心理辅导等多种方式,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应对疾病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促进病情的康复。建议高钠血症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积极寻求心理干预的帮助。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用到一些药物辅助治疗,如地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等,但具体用药需遵医嘱。若患者压力问题较为严重,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精神心理科就诊。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