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能揪出这5种常见疾病!
血常规检查能够揪出的5种常见疾病包括贫血、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过敏反应、凝血功能异常等。
1. 贫血:血常规中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等指标可反映是否贫血。当人体缺乏铁、维生素B12或叶酸时,会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导致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头晕、心慌等症状。治疗上,缺铁性贫血可补充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等铁剂;巨幼细胞贫血可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需遵医嘱用药。
2. 感染性疾病: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是判断感染的重要指标。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会升高;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升高。如感冒、肺炎等常见感染性疾病,通过血常规可初步判断感染类型。针对细菌感染,常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阿奇霉素等;病毒感染可使用利巴韦林、阿昔洛韦、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3. 血液系统疾病:血常规可发现一些血液系统疾病的端倪。例如白血病患者,血常规可能显示白细胞异常增多或减少,同时伴有贫血、血小板减少等情况。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全血细胞减少。对于血液系统疾病,通常需要进一步做骨髓穿刺等检查确诊,治疗方法包括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4. 过敏反应:血常规中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可辅助判断过敏反应。当人体接触过敏原后,嗜酸性粒细胞会增多。常见的过敏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荨麻疹等。治疗过敏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也可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5. 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计数是反映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容易出现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对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治疗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如泼尼松、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用药需遵医嘱。
血常规检查是一项基础且重要的检查项目,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分析,能够初步筛查出贫血、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过敏反应、凝血功能异常等常见疾病。但血常规检查结果仅能作为参考,若发现异常,还需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建议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疾病。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专家答疑
吃抗癫痫药物会导致身体发胖吗
2025-05-11熬夜会导致癫痫病发作吗
2025-05-11吃药治疗癫痫病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吗
2025-05-11开颅手术后引起的癫痫病要如何治疗
2025-05-11济南哪个医院心理科是最好的
2025-05-10济南心理医生哪家医院比较好
2025-05-10山东省心理科最好的医院
2025-05-10济南哪个医院看心理比较好
2025-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