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解决外踝骨折后是否一直躺着的困扰,专家来支招!

2025-04-05 12:54:52      家庭医生在线

外踝骨折后并非要一直躺着,可通过了解恢复阶段、借助辅助器具、进行康复训练、调整日常活动、合理使用药物等方面来解决是否一直躺着的困扰。

1. 了解恢复阶段:外踝骨折后,恢复可分为不同阶段。在骨折初期,骨折部位不稳定,需要多休息,此时躺着是必要的,以减少骨折部位的受力,促进愈合。一般在受伤后的 1 - 2 周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随着时间推移,到了骨折中期(2 - 4 周),骨折处开始有初步的骨痂形成,稳定性有所增加,就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非负重的活动,不必一直躺着。到了后期(4 周以后),如果复查显示骨折愈合良好,就可以逐渐开始部分负重活动。

2. 借助辅助器具:在骨折恢复到一定阶段后,可以借助拐杖、助行器等辅助器具进行活动。这些辅助器具能够帮助分担身体的重量,减少外踝部位的受力,使患者在不一直躺着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移动,如在室内短距离行走等。

3. 进行康复训练:早期可以在床上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如脚趾的屈伸活动、腿部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等,这些训练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随着恢复情况的好转,可以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如进行踝关节的屈伸、内外翻等活动度训练,以及平衡训练等。康复训练不仅可以加快恢复进程,也能让患者有更多的活动能力,不必一直躺着。

4. 调整日常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对活动进行合理调整。比如将常用物品放置在容易拿到的地方,避免频繁弯腰或长时间站立。坐着时可以将脚抬高,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还可以使用轮椅进行短距离的外出活动,增加活动范围。

5. 合理使用药物:可以使用一些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如骨肽片、伤科接骨片、接骨七厘片等,这些药物有助于加速骨折的愈合进程。同时,对于疼痛和肿胀,可以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萘普生等,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活动舒适度。但使用药物需遵医嘱。

外踝骨折后不需要一直躺着,通过了解恢复阶段、借助辅助器具、进行康复训练、调整日常活动以及合理使用药物等方法,可以在**骨折顺利愈合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活动量,提高生活质量。如果在恢复过程中遇到问题,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骨外科就诊。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