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揭秘!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感染途径

2025-03-19 08:29:49      家庭医生在线

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感染途径有产前感染、产时感染、产后感染、医源性感染、母婴传播等。

1. 产前感染:孕期母亲若存在感染性疾病,如绒毛膜羊膜炎等,病原体可通过胎盘血行感染胎儿。例如母亲患有风疹、巨细胞病毒感染等,病毒可穿越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引发败血症。

2. 产时感染:分娩过程中,如果产程延长、胎膜早破,阴道内的细菌等病原体可上行污染羊水,胎儿吸入或吞入被污染的羊水后就可能发生感染。另外,助产过程中若消毒不严格,如接生器具未彻底灭菌,也会增加新生儿感染败血症的风险。

3. 产后感染:这是较为常见的感染途径。新生儿皮肤黏膜薄嫩,容易破损,若护理不当,细菌可从破损处侵入体内。比如脐带残端是一个开放的伤口,若未保持清洁干燥,容易滋生细菌,细菌可由此进入血液循环引发败血症。此外,新生儿的呼吸道、消化道等也是病原体入侵的门户,接触到污染的空气、食物等都可能导致感染。

4. 医源性感染:在医疗操作过程中,如频繁进行侵入性操作,像气管插管、脐静脉插管等,如果操作不规范、无菌观念不强,就可能将外界的病原体带入新生儿体内。还有病房环境消毒不彻底,医疗器械重复使用且消毒不到位等,都可能造成医源性的感染,进而引发败血症。

5. 母婴传播:母亲携带某些病原体,如B族链球菌等,在分娩过程中可传染给新生儿。此外,母乳喂养时,如果母亲乳头存在感染,病原体也可能通过乳汁传递给新生儿,导致败血症的发生。

新生儿败血症的感染途径多样,产前、产时、产后以及医源性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病原体入侵新生儿体内引发败血症。了解这些感染途径,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孕期母亲做好保健、分娩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产后加强新生儿护理等,以降低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风险。一旦怀疑新生儿患有败血症,应及时就医治疗。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