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疫情下关注健康,了解心率和脉搏差异很重要!

2025-03-17 12:28:48      家庭医生在线

疫情期间关注健康,了解心率和脉搏差异,在生理机制、检测方法、影响因素、临床意义、异常表现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1. 生理机制: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由心脏的窦房结控制,反映心脏自身的电活动和收缩功能。而脉搏是指动脉血管随心脏收缩和舒张而产生的搏动,是心脏射血后在动脉内传播形成的压力波。

2. 检测方法:心率通常可以通过心电图来精确测量,心电图能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情况,准确得出心率数值。也可以通过触摸颈动脉或桡动脉,计数一分钟的搏动次数来粗略估计。脉搏则主要是通过触诊体表动脉,如桡动脉、肱动脉等,感受其搏动并计数。

3. 影响因素:心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运动、情绪激动、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会使心率加快;而睡眠、安静状态、服用某些药物(如β - 阻滞剂、洋地黄类等)会使心率减慢。脉搏除了受上述因素影响外,还与动脉血管的弹性、外周阻力等有关。当动脉粥样硬化时,脉搏波的传播速度会改变,影响脉搏的表现。

4. 临床意义:心率的变化可以反映心脏的功能状态和机体的应激情况。例如,心率过快可能提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疾病;心率过慢可能与窦房结功能障碍、房室传导阻滞等有关。脉搏的变化可以反映外周循环的情况,如休克时脉搏细速,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脉搏呈水冲脉。

5. 异常表现:心率异常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等。心动过速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如运动后,病理性如房颤等。心动过缓可能是生理性的运动员体质,也可能是病理性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等。脉搏异常包括脉搏短绌,常见于房颤患者;奇脉,常见于心包积液等。

在疫情期间,了解心率和脉搏的差异,有助于及时发现身体的异常情况。通过对两者的监测,可以初步判断心脏和循环系统的健康状况。当发现心率或脉搏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关注心率和脉搏差异,是疫情下关注健康的重要一环。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