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做肠镜有哪5大潜在危险,如何应对

2025-03-15 08:19:28      家庭医生在线

做肠镜潜在危险有肠道穿孔、出血、感染、肠绞痛、心脑血管意外等。

1. 肠道穿孔:在做肠镜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者肠道本身存在病变,肠壁较为脆弱,肠镜可能会导致肠道穿孔。一旦发生肠道穿孔,患者会出现剧烈腹痛、腹胀等症状。应对方法是立即禁食、禁水,进行胃肠减压,根据穿孔的大小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修补。

2. 出血:可能是因为肠镜检查时擦伤肠道黏膜,或者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后止血不彻底导致。少量出血时,可通过使用止血药物,如凝血酶、氨甲环酸、酚磺乙胺等(需遵医嘱),一般可自行停止。若出血量大,可能需要在内镜下进行止血治疗,如喷洒止血药物、电凝止血等,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3. 感染:如果肠镜消毒不彻底,或者患者自身免疫力较低,容易引发肠道感染。患者可能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此时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如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等(需遵医嘱),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

4. 肠绞痛:在肠镜检查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观察肠道情况,会向肠道内注入气体,这可能导致肠道痉挛,引起肠绞痛。一般在检查结束后,随着气体的排出,症状会逐渐缓解。可以通过热敷腹部、适当活动等方法促进气体排出,缓解疼痛。如果疼痛较为严重,可遵医嘱使用解痉药物,如颠茄片、山莨菪碱、匹维溴铵等。

5. 心脑血管意外:对于一些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做肠镜检查时,由于精神紧张、疼痛刺激等因素,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在检查前,医生会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会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检查过程中,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发生心脑血管意外,需要立即进行相应的抢救治疗。

做肠镜虽然存在一些潜在危险,但这些情况发生的概率通常较低。在进行肠镜检查前,患者应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和身体状况,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检查过程中,医生也会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尽量降低危险的发生。如果在检查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