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经络保健:按摩这3个穴位缓解胃寒

2025-03-10 11:55:56      家庭医生在线

胃寒指脾胃阳气虚衰、过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阴寒凝滞胃腑的证候,常表现为胃脘疼痛、得温痛减、口淡不渴等症状。通过经络保健,按摩中脘穴、足三里穴、胃俞穴这3个穴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胃寒症状,促进胃部健康。

1. 中脘穴: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此穴位是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按摩中脘穴可和胃健脾、降逆利水。按摩时,可采用揉法,用手指或掌根在穴位上轻柔地旋转按揉,每次按揉100 - 150次,每天可进行2 - 3组。长期坚持按摩,能有效改善胃寒引起的胃脘胀满、疼痛等不适。

2.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它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刺激足三里穴能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按摩时可用拇指指腹按揉,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每次按揉1 - 2分钟,每天可多次进行。

3. 胃俞穴:胃俞穴位于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它是胃的背俞穴,与胃腑之气相通,具有和胃健脾、理中降逆的作用。按摩胃俞穴可改善胃寒导致的消化不良、呃逆等症状。按摩时,可让他人用双手拇指指腹按揉该穴位,每次按揉100 - 150次,每天1 - 2次。

4. 按摩注意事项:按摩穴位时,要注意手法的轻重,避免过度用力造成皮肤损伤。按摩前可先将双手搓热,以增加按摩的舒适度和效果。按摩的时间和频率可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但不宜过于频繁或时间过长。

5. 配合其他调理:除了按摩穴位外,胃寒者还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可适当多吃一些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山药等。同时,要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寒。

经络保健中,按摩中脘穴、足三里穴、胃俞穴这3个穴位对缓解胃寒有一定的帮助。但如果胃寒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消化内科就诊,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治疗。按摩穴位可作为一种辅助保健方法,结合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共同维护胃部健康。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