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当你发现眼皮内侧长了小白点,该怎么办

2025-03-09 18:38:42      家庭医生在线

眼皮内侧长小白点,可能是结膜结石、睑板腺堵塞、麦粒肿、霰粒肿、结膜囊肿等情况导致。可根据不同病因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1. 结膜结石:结膜结石是在睑结膜表面出现的黄白色凝结物,常见于慢性结膜炎患者。主要是由脱落的上皮细胞和变性白细胞凝固而成。一般无症状时无需处理,若结石突出于结膜表面引起异物感,甚至角膜擦伤,可在表面麻醉下用异物针或尖刀剔除。常用药物有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红霉素眼膏等,使用需遵医嘱。

2. 睑板腺堵塞:睑板腺分泌的油脂不能正常排出,就会造成堵塞,形成小白点。通常与用眼过度、睑板腺功能障碍等有关。可以通过热敷来促进睑板腺的油脂排出,温度以 40-45℃为宜,每次 15-20 分钟。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睑板腺按摩。药物方面,可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滴眼液等,具体用药遵医嘱。

3. 麦粒肿:麦粒肿又称睑腺炎,是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初期表现为眼皮内侧的小白点,随后可发展为红肿热痛的硬结。早期可进行热敷,促进炎症吸收。同时可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和眼膏,如氯霉素滴眼液、金霉素眼膏、氧氟沙星眼膏等。当脓肿形成后,需切开排脓。

4. 霰粒肿:霰粒肿是因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和分泌物潴留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表现为眼皮内侧圆形肿块,一般无疼痛。小而无症状的霰粒肿可通过热敷或理疗按摩疗法,促进消散吸收。较大的霰粒肿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切除。药物治疗可选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氟米龙滴眼液、加替沙星滴眼液等,用药要遵医嘱。

5. 结膜囊肿:结膜囊肿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通常是由于结膜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外伤、炎症等原因引起。较小的结膜囊肿可先观察,部分可自行吸收。若囊肿较大或有明显异物感,可考虑手术切除。术后可使用一些预防感染的药物,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阿昔洛韦滴眼液、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等,具体使用应遵医嘱。

眼皮内侧长小白点的原因多样,不同病因的治疗方法有所不同。当发现眼皮内侧长小白点时,不要自行挤压或处理,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同时,要注意眼部卫生,避免过度用眼,以促进眼部健康。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