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常用降压药的使用误区及正确方法
老年人常用降压药的使用误区包括凭感觉服药、擅自增减药量、突然停药、单一用药不调整、不关注药物副作用等,正确方法是定期测量血压、遵医嘱用药、联合用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复查。
1. 凭感觉服药:部分老年人认为没有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血压就正常,从而自行停药或减少药量。实际上,血压高低与症状并不一定成正比,很多高血压患者没有明显症状,但血压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会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因此,不能仅凭感觉来判断血压情况,应定期测量血压。
2. 擅自增减药量:有些老年人看到血压降下来了,就自行减少药量;或者血压稍微升高,就加大药量。这样随意调整药量会导致血压波动过大,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降压治疗需要平稳控制血压,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血压监测结果调整药量。
3. 突然停药:一些老年人在血压控制稳定后,就突然停药。这会使血压急剧反弹,甚至引发高血压危象等严重并发症。降压药需要长期服用,即使血压控制良好,也不能擅自停药,如需调整治疗方案,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
4. 单一用药不调整:部分老年人长期使用一种降压药,即使血压控制不佳也不更换或联合用药。单一药物治疗可能无法有效控制血压,尤其是血压较高或伴有其他并发症的患者。应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缬沙坦等,以提高降压效果。
5. 不关注药物副作用:每种降压药都可能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有些老年人在服药过程中不关注自身反应,不及时向医生反馈。例如,服用利尿剂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服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引起心动过缓等。在服药期间,应密切观察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6. 定期测量血压:老年人应定期测量血压,了解血压变化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血压计,如电子血压计,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测量。测量时间最好固定,一般建议早晚各测量一次,并做好记录。
7. 遵医嘱用药: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药,不要自行更改药物种类、剂量或服药时间。如果对药物有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
8. 联合用药: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联合使用不同类型的降压药可以增强降压效果,减少副作用。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联合用药方案。
9.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除了药物治疗,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控制血压也非常重要。包括合理饮食,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摄入;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
10. 定期复查:老年人应定期到医院复查,检查血压控制情况、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等指标,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老年人在使用降压药时存在多种误区,这些误区会影响血压的控制,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正确使用降压药需要定期测量血压、遵医嘱用药、合理联合用药、关注药物副作用,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复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专家答疑
济南神安医院是正规医院吗
2025-05-13山东济南精神卫生中心地址
2025-05-13山东最出名的精神病医院
2025-05-13济南精神病医院排名榜
2025-05-13济南精神病医院地址在哪
2025-05-13白癜风检查项目是哪些
2025-05-13白癜风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2025-05-13白癜风不能吃什么菜
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