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尿隐血说再见,找回健康的自己
尿隐血是指尿液中存在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常见原因有泌尿系统感染、结石、肾小球肾炎、肿瘤、全身性疾病等。
1. 泌尿系统感染:细菌等病原体入侵泌尿系统,引发炎症,如尿道炎、膀胱炎等。炎症刺激会导致尿路黏膜充血、水肿,甚至出现小血管破裂,从而引起尿隐血。常见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治疗药物可选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等,但需遵医嘱使用。
2. 结石:泌尿系统结石,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结石在移动过程中会损伤尿路黏膜,导致出血,进而出现尿隐血。患者可能会感到腰腹部疼痛,疼痛程度不一,有的为隐痛,有的则是剧烈绞痛。治疗上,较小的结石可通过多饮水、多运动促进排出,也可使用排石颗粒等药物;较大的结石可能需要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取石。
3. 肾小球肾炎:这是一种肾脏疾病,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红细胞漏出到尿液中,出现尿隐血。患者可能伴有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治疗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雷公藤多苷等,具体用药需根据病情由医生决定。
4. 肿瘤:泌尿系统的肿瘤,如肾癌、膀胱癌等,肿瘤组织生长迅速,表面血管丰富且脆弱,容易破裂出血,引起尿隐血。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血尿、疼痛、肿块等症状。治疗方法通常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
5. 全身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会影响凝血功能,导致身体容易出血,也可能出现尿隐血。此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累及肾脏,引起尿隐血。治疗需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如使用免疫调节剂、补充凝血因子等。
尿隐血的原因较为复杂,不同原因导致的尿隐血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当发现尿隐血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详细的检查,明确病因,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医嘱用药,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进身体恢复健康。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专家答疑
济南神安医院是正规医院吗
2025-05-13山东济南精神卫生中心地址
2025-05-13山东最出名的精神病医院
2025-05-13济南精神病医院排名榜
2025-05-13济南精神病医院地址在哪
2025-05-13白癜风检查项目是哪些
2025-05-13白癜风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2025-05-13白癜风不能吃什么菜
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