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摆脱手臂内侧小肿块,重拾健康自信!

2025-03-07 17:00:31      家庭医生在线

手臂内侧出现小肿块,可能由脂肪瘤、皮脂腺囊肿、腱鞘囊肿、纤维瘤、淋巴结肿大等因素引起。

1. 脂肪瘤:是一种由脂肪过度增生积聚形成的常见良性肿瘤,好发于四肢、躯干。其质地柔软、边界清晰、可推动,一般无疼痛感。较小的脂肪瘤通常无需处理,若瘤体较大或影响美观、功能,可考虑手术切除。

2. 皮脂腺囊肿:主要由于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多为圆形,硬度中等或有弹性,表面光滑,与皮肤粘连,中央可有一小色素点。易继发感染,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要完整切除囊肿,否则易复发。

3. 腱鞘囊肿:是发生于关节部腱鞘内的囊性肿物,由关节囊、韧带、腱鞘中的结缔组织退变所致的病症。囊内含有无色透明或橙色、淡黄色的浓稠黏液,多为单房性,也可为多房性。部分囊肿可自行消失,也可通过挤压使囊肿破裂,逐渐自行吸收,但易复发。还可采用穿刺抽出囊液,注入肾上腺皮质激素或透明质酸酶治疗,必要时需手术切除。

4. 纤维瘤:是来源于纤维结缔组织的良性肿瘤,多见于皮下,生长缓慢,一般较小、边缘清楚、表面光滑、质地较硬、可以推动。若肿瘤较小且无症状,可定期观察;若生长较快或出现疼痛等症状,可手术切除。

5. 淋巴结肿大:手臂内侧淋巴结收集该区域的淋巴液,当局部或全身性疾病时可引起淋巴结肿大。如上肢的感染可导致局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肿大,通常伴有疼痛,经抗感染治疗,如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罗红霉素等药物(需遵医嘱),炎症控制后淋巴结可缩小。此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淋巴瘤、白血病等也可出现淋巴结肿大,需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后进行相应治疗。

手臂内侧小肿块的成因多样,不同原因导致的肿块治疗方法不同。当发现手臂内侧有小肿块时,不要惊慌,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检查明确病因,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