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国医大师教你高血压中医辨证论治的正确方法

2025-03-07 10:15:38      家庭医生在线

高血压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多样,包括肝阳上亢证、痰湿内阻证、瘀血阻窍证、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的辨证及对应治疗,还有中药、针灸等治疗手段。

1. 肝阳上亢证:此证常见症状为头晕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等。主要是由于肝阳升发太过所致。治疗原则为平肝潜阳,可选用天麻钩藤饮,其中天麻、钩藤有平肝息风之效,石决明能平肝潜阳,牛膝可引血下行。

2. 痰湿内阻证:表现为头晕头重如裹、胸闷恶心、食少多寐等。多因脾胃虚弱,痰湿内生,上蒙清窍。治疗以化痰祛湿、健脾和胃为主,半夏白术天麻汤是常用方剂,半夏燥湿化痰,白术健脾燥湿,天麻息风止眩。

3. 瘀血阻窍证:症状有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头晕时作等。因瘀血阻滞脑络,气血不畅。治疗需活血化瘀,通窍活络,通窍活血汤可选用,方中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

4. 肝肾阴虚证:可见头晕目眩、耳鸣健忘、腰膝酸软等。因肝肾阴液亏虚,不能濡养头目。治疗宜滋补肝肾,杞菊地黄丸较为合适,枸杞子、菊花滋补肝肾、清肝明目,熟地黄、山茱萸等滋补肾阴。

5. 阴阳两虚证:表现为眩晕耳鸣、畏寒肢冷、心悸气短等。是由于阴阳俱虚,平衡失调。治疗应滋阴补阳,金匮肾气丸可作为治疗药物,地黄、山药等滋阴,附子、肉桂温阳。

6. 针灸治疗:通过针刺特定穴位来调节人体气血和脏腑功能。常用穴位有曲池、足三里、太冲、风池等。针刺这些穴位可以起到平肝潜阳、调和气血的作用,辅助降低血压。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需根据不同的证型进行精准判断和治疗。通过中药调理和针灸等手段,能有效改善症状、控制血压。但中医治疗讲究个体化,患者应到正规医院的中医科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辨证论治,合理用药。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促进病情的恢复。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