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专家揭秘:肠内营养的正确打开方式》

2025-03-05 16:36:52      家庭医生在线

肠内营养的正确打开方式涉及评估、选择制剂、确定途径、控制速度和监测等方面。

1. 评估:在实施肠内营养前,需要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胃肠道功能等进行全面评估。通过测量体重、计算体质指数、检测血清蛋白等指标,了解患者的营养缺失程度;同时,评估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判断是否适合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2. 选择制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对于消化功能正常的患者,可选择整蛋白型制剂;对于消化功能较差的患者,短肽型或氨基酸型制剂更为合适。此外,还需考虑患者是否有特殊的营养需求,如糖尿病患者应选择低糖或无糖的制剂,肺部疾病患者可选择富含ω - 3脂肪酸的制剂。常见的肠内营养制剂有复方营养混悬剂、短肽型肠内营养剂、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等。

3. 确定途径:肠内营养的途径包括口服、鼻胃管、鼻空肠管、胃造瘘、空肠造瘘等。口服是最自然、最经济的途径,适用于意识清楚、能自主吞咽且胃肠道功能正常的患者;对于不能口服或口服不足的患者,可选择管饲途径。鼻胃管置管简单,但容易引起反流和误吸;鼻空肠管可减少反流和误吸的风险,适用于有反流风险的患者;胃造瘘和空肠造瘘适用于需要长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

4. 控制速度:开始肠内营养时,应缓慢滴注或泵入,逐渐增加速度和量。一般初始速度为20 - 50ml/h,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每12 - 24小时增加20ml/h,直至达到目标喂养量。过快的输注速度可能导致胃肠道不耐受,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5. 监测:在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包括生命体征、体重、出入量、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等,以评估营养支持的效果和患者的耐受性。同时,观察患者是否有胃肠道不适、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及时调整肠内营养方案。

肠内营养是一种重要的营养支持方式,正确的打开方式包括全面评估、合理选择制剂、确定合适的途径、控制输注速度以及密切监测等环节。在实施肠内营养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以确保营养支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使用肠内营养制剂需遵医嘱。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