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运动与抗癌药疗效:怎样运动更有效

2025-03-05 11:39:05      家庭医生在线

运动与抗癌药疗效密切相关,选择合适的运动类型、控制运动强度、把握运动时间、保持运动频率、做好运动前后准备等,都有助于提升抗癌药疗效。

1. 选择合适的运动类型: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能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代谢水平,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抗癌药更好地在体内发挥作用。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可以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增强身体抵抗力。瑜伽、太极拳等运动能调节身心,缓解压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提高抗癌药疗效也有积极意义。

2. 控制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来确定。一般来说,以运动时稍微感觉有点累,但仍能正常说话为宜。过度高强度的运动可能会使身体疲劳,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不利于抗癌药发挥作用;而运动强度过低,则达不到促进疗效的效果。例如,刚开始运动时,可以从低强度的运动开始,如缓慢散步,随着身体适应逐渐增加强度。

3. 把握运动时间:运动时间也很关键。每次运动时间不宜过短或过长,一般建议在30分钟至1小时左右。可以将运动时间分散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避免一次性过度疲劳。比如,早上进行20分钟的散步,下午进行20 - 30分钟的瑜伽练习。

4. 保持运动频率:为了维持运动对身体的积极影响,需要保持一定的运动频率。建议每周进行至少3 - 5次运动。规律的运动可以使身体持续处于良好的状态,有助于抗癌药更稳定地发挥疗效。

5. 做好运动前后准备:运动前要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如活动关节、拉伸肌肉等,以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运动后要进行放松活动,如深呼吸、缓慢的伸展动作等,帮助身体恢复。同时,运动前后要注意补充水分,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6. 结合个人情况调整:不同的癌症患者身体状况差异较大,需要结合自身情况调整运动计划。例如,手术后身体较为虚弱的患者,应先从轻微的活动开始,如在床边坐立、缓慢行走等,待身体恢复后再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

7. 与医生沟通:在进行运动前,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运动以及适合的运动方式。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癌症类型、治疗阶段、身体指标等因素,给出专业的运动建议。

运动对提高抗癌药疗效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选择合适的运动类型、控制运动强度、把握运动时间、保持运动频率、做好运动前后准备等,并结合个人情况调整运动计划,同时与医生保持沟通,患者可以更有效地通过运动提升抗癌药的疗效,促进身体康复。但需要注意的是,抗癌治疗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如顺铂、紫杉醇、氟尿嘧啶等,具体用药应严格遵医嘱。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