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别等生病了才重视,激素六项检查这 5 个项目提前预警!

2025-03-05 10:18:03      家庭医生在线

激素六项检查中的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睾酮等项目可提前预警多种疾病。

1. 促卵泡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由腺垂体细胞分泌,其主要作用是促进卵泡成熟。若促卵泡生成素水平异常升高,可能提示卵巢功能减退、原发性闭经、卵巢早衰等疾病;而水平降低则可能与下丘脑 - 垂体功能障碍有关,如垂体性闭经等。在治疗方面,若是卵巢功能减退,可使用戊酸雌二醇、尼尔雌醇、结合雌激素等药物进行激素替代治疗,但需遵医嘱。

2. 促黄体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协同促卵泡生成素共同作用,促进卵泡成熟和排卵。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异常可能导致排卵异常。促黄体生成素升高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降低则可能影响排卵,导致不孕。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可使用短效避孕药如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屈螺酮炔雌醇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等调节激素水平,同时配合生活方式调整。

3. 雌二醇:雌二醇是雌激素中活性最强的一种,主要由卵巢分泌。雌二醇水平的变化反映了卵巢的功能状态。雌二醇水平降低可能与卵巢发育不良、卵巢早衰等有关;升高则可能与卵巢颗粒细胞瘤、性早熟等疾病相关。针对卵巢早衰导致的雌二醇降低,可补充雌激素和孕激素,如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4. 孕酮:孕酮主要由卵巢的黄体分泌,其作用是使子宫内膜由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为受精卵着床和维持妊娠做准备。孕酮水平低可能提示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等;在非孕期,孕酮异常也可能影响月经周期。对于黄体功能不全,可在排卵后补充黄体酮进行治疗,如微粒化黄体酮胶囊等,用药应遵循医生建议。

5. 睾酮:女性体内也有少量睾酮,主要由卵巢和肾上腺皮质分泌。睾酮水平升高可能导致多毛、痤疮、月经紊乱等症状,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疾病。治疗上,可使用螺内酯等药物降低雄激素水平,同时结合饮食和运动调节。

激素六项检查中的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睾酮这五个项目对女性的生殖健康和内分泌平衡至关重要。通过对这些项目的检测,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疾病风险,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建议定期进行激素六项检查,关注自身健康。若检查结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